群飞野田雀,惊起上摩天。
终朝食君粟,未及半顷田。
如何苦弹射,微质几见捐。
不遇弘农子,报恩何敢言。
翩翩华堂燕,衔泥巢檐端。
出入君帷幕,巧舌语间关。
得侍君宴私,无复虑疑患。
谗邪在君侧,燕雀自相嫌。

野田黄雀行

《古诗十九首》之一

群飞野田雀,惊起上摩天。
终朝食君粟,未及半顷田。
如何苦弹射,微质几见捐。
不遇弘农子,报恩何敢言。
翩翩华堂燕,衔泥巢檐端。
出入君帷幕,巧舌语间关。
得侍君宴私,无复虑疑患。
谗邪在君侧,燕雀自相嫌。
注释:

  1. 群飞野田雀:一群野田里的黄雀在飞翔。
  2. 惊起上摩天:被惊起后,它们飞得很高,几乎触碰到了天空。
  3. 终朝食君粟:整日吃着君主的粮食。
  4. 未及半顷田:还没有吃到自己那部分田地的一半。
  5. 如何苦弹射:这些鸟儿为什么总是这么辛苦地鸣叫和扑打。
  6. 微质几见捐:它们的微薄的羽毛几乎要被射掉了。
  7. 不遇弘农子:如果没有遇到弘农子这样的贤人,它们怎么报答恩情呢。
  8. 翩翩华堂燕:优雅而美丽的燕子在华丽的房屋之间飞翔。
  9. 衔泥巢檐端:嘴里叼着泥巴筑巢在房檐的顶端。
  10. 出入君帷幕:进出君王的宫殿。
  11. 巧舌语间关:它们用巧妙的话语互相交谈。
  12. 得侍君宴私:有机会在君王的宴会上陪伴着他。
  13. 无复虑疑患:不再担心会有祸患。
  14. 谗邪在君侧:谗言和邪恶之人就在他的身边。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群野田麻雀在野田中自由自在地飞翔、觅食的景象,同时也通过麻雀的命运,反映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现状的感慨和忧虑。
    首句“群飞野田雀”,便点明了主题。野田中的黄雀,象征着普通百姓,他们生活在大自然中,虽然地位卑微,但却拥有自由自在的生活。而“惊起上摩天”则表现了这群黄雀在受到惊吓时,奋力振翅向上飞翔的场景。这种奋力向上的精神,与那些在朝廷中争权夺利的官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诗中以“终朝食君粟,未及半顷田”来表达麻雀对食物的渴望与无奈。尽管它们终日辛勤劳作,但所得到的报酬却微乎其微,难以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这种生活状态,无疑给诗人带来了深深的共鸣。
    麻雀们并没有因此放弃,而是依然努力地生活着。“如何苦弹射,微质几见捐”一句则形象地描绘了麻雀们在面对危险时,仍然顽强生存的情景。尽管他们的羽毛已经脆弱不堪,但仍坚持生存下去,这不禁让人感叹生命的顽强和坚韧。
    麻雀们的这种顽强精神并未得到应有的回报。“不遇弘农子,报恩何敢言”一句表达了诗人对那些有才华却不得志的人的同情。他们虽然拥有才华,但却没有遇到赏识自己的明主,因此无法施展自己的抱负。而麻雀们虽然只是普通的小生物,却依然努力生存着,这不禁让人感叹生命的价值。
    最后两句“翩翩华堂燕,衔泥巢檐端。出入君帷幕,巧舌语间关。”则描绘了燕子在华丽庭院中的优美姿态以及它们在宫廷中自由出入的情景。这些燕子以其优雅的姿态和灵动的语言,给宫廷带来了生机和活力。而“得侍君宴私”则表达了燕子在宫中受到宠爱和照顾,可以随意出入王宫享受安逸生活。
    这首诗通过描绘野田黄雀的生活状态和遭遇,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现状的感慨和忧虑之情。同时,它也通过对麻雀们坚韧不屈的生存态度的赞美,展现了生命的顽强和坚韧精神以及人类应该珍视自然和生命的美好品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