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山郁𡾋𡾋,神鬼聚其族。
民生无百年,精魄已相录。
贤愚此同途,墟兆谁何属。
轩皇昔来游,桥山闭奄忽。
荒哉政与彻,采药致辇毂。
仙人竟安在,腐骴委馀骨。
良无山石固,丘陵尚为谷。
长歌向幽隧,磷至风灭烛。
【注释】
- 太山:即泰山,古代五岳之首。郁𡾋𡾋:形容山高大雄伟。神鬼聚其族:指山神和鬼神都聚集在这里。
- 精魄:人的魂魄。
- 贤愚:指道德高下的区分。此同途:指贤人、愚人都是走向死亡的道路。
- 墟兆:指坟墓。谁何属:谁属于它?
- 轩皇:轩辕黄帝。游:游览。桥山:在今陕西黄陵县东南的北山上。奄忽:忽然。
- 荒哉:指国家政治混乱。政与彻:政治清明。采药:传说黄帝采首山之铜,炼出鼎器,以治天下之民。致辇毂:指帝王出行。辇,皇帝乘坐的车。毂,车轮的中心部分。
- 仙:指仙人。安:居住。竟:到底。
- 腐骴:腐烂的尸体,指死者遗骸。委馀骨:堆积着的白骨。
- 长歌:大声歌唱。向幽隧:向着幽深的洞穴。磷:发光的石磷。
【赏析】
《太山吟》,是李白借写泰山,抒发感慨之作。诗中既写了泰山巍峨雄壮的气势,也写出了社会动乱,民生凋敝,贤愚同归于尽,神仙无存的惨淡景象。全诗感情深沉悲切,风格沉郁顿挫,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首联两句写泰山的宏伟壮观和神秘。“郁𡾋𡾋”、“神鬼聚其族”,表现泰山的崇高威严,以及山神、鬼神都聚集于此,暗示了泰山的神异和神圣。
颔联两句写人生短暂,世事无常,贤人与愚人的死途相同,都成为历史的一部分。“墟兆”一词更增添了对世事无常的感叹。
颈联两句写帝王出游,而帝王之游却无人知晓,表达了对统治者的失望和批判。“荒哉政与彻”表现出作者对当时社会现状的不满和担忧。
尾联两句写神仙已不存在,只留下一堆白骨,反映了现实社会的残酷和悲哀。“腐骴”一词则进一步强调了这一悲剧的现实性。
全诗通过对泰山的描绘,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感受和思考。诗中的泰山既是一种自然景观,也是一种象征。通过泰山的描绘,诗人将个人的命运与社会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展示了自己对现实社会的深刻感悟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