徘徊琅琊道,梁甫已迢遥。
不陟梁甫颠,焉知泰岱高。
三士崇智勇,视婴亦僬侥。
嗟此𬋩晏村,匪遇疏附朝。
功烈仅粪壤,瓦棺栖陵苕。
黄农七十君,朝禅夕秉旄。
郁芊牛山泪,千载黯不消。
短褐聊蠖伏,抱膝竟长谣。

《梁甫吟》

梁甫山,古人所咏,其地高峻。李白借此抒发胸中不平,表达对现实社会之愤慨与期望明君知己之情。此诗借用乐府古题,巧夺妙换,翻出新意。通过姜子牙、郦食其等人的故事和一些神话传说,表达遭受挫折的愤懑以及期盼明君知己的愿望。

注释

  1. 梁甫吟 - 乐府诗名,后被李白沿用。
  2. 琅琊道 - 古代地名,此处借指通往梁甫山的道路。
  3. 梁甫 - 古地名,此处指代英雄壮士。
  4. 迢遥 - 遥远。
  5. 不陟 - 不攀登。
  6. 三士 - 指诸葛亮、张良、萧何,皆为历史上著名的智勇双全之士。
  7. 婴 - 晏婴,春秋时齐国大夫。
  8. 僬侥 - 传说中的一种矮小生物,用以形容人或物的渺小。
  9. 𬋩晏村 - 简陋的小村落。
  10. 匪 - 非,表示否定。
  11. 疏附朝 - 疏远离权贵之朝。
  12. 粪壤 - 低贱之地。
  13. 黄农 - 黄帝,古代帝王之一。
  14. 朝禅夕秉旄 - 指频繁更换君主。
  15. 郁芊 - 忧愁哀伤的样子。
  16. 牛山泪 - 典出自《庄子·外物》,形容悲伤到极点。
  17. 长谣 - 长时间的歌谣。
  18. 短褐 - 粗布衣服。
  19. 蠖伏 - 蜷缩。
  20. 抱膝长谣 - 抱着膝盖长时间地歌唱。
  21. 黄农七十君 - 黄老学说的创始人老子,号“黄”,年寿七十岁。
  22. 朝禅夕秉旄 - 频繁更换君主。
  23. 郁芊牛山泪 - 形容极度悲伤。
  24. 短褐聊蠖伏 - 用粗布裹身,以度时艰。
  25. 抱膝长谣 - 抱着膝盖唱歌。
  26. 短褐聊蠖伏,抱膝竟长谣 - 穿着粗布衣,蜷缩身体,过着艰苦的生活,但依然怀抱理想,唱着长歌。

译文

在蜿蜒的琅琊路上,梁甫山显得如此遥远。我未能攀登至山巅,又如何能知晓真正的高山?三位智者诸葛亮、张良、萧何,他们展现的智慧与勇气,使我想起了婴儿般的侏儒——晏婴,他的智慧与勇敢同样值得赞叹。叹息这片简陋的乡村,并非因为遇见了疏远的朝廷。他们的功绩虽如尘土般微小,却如同瓦棺一般安葬于此。而那位黄农七十岁的智者,他生前朝臣暮吏,身后则手持旄节归去。

我不禁想起那《牛山泪》,千年之后,它依旧黯然无光。我的衣衫简朴,仅够遮体,我在世间苟延残喘,只能抱着膝盖低声唱着长歌。

赏析

李白的《梁甫吟》是对古代英豪精神的一种赞颂,同时反映了诗人自身的悲愤与期望。诗中通过对诸葛亮、张良、萧何等历史人物的描绘,以及对自己抱负和前途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于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社会的向往。这首诗不仅是对古代英雄的怀念,也是对理想主义的一种追求和呼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