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刍百钱湿于洗,城中买薪贵买米。
家家斫床杂豆萁,十九突烟晨未启。
儿童凄凉断肉味,煮茗为羹甘食荠。
河鱼大上曾满街,拨刺银刀登海鲚。
得鱼贯柳易薪归,馀者以烹游釜底。
坐敲石火迟晚炊,肠中辘轳相突抵。
【注释】
①苦雨:久雨。
②束刍:捆扎好的草柴,指薪火。
③买薪贵买米:指因天气不好,柴禾价格昂贵。④斫(zhuó):砍、削。⑤突烟:冒出的烟雾。
⑥河鱼大上一:指河鱼大上街卖鱼。⑦拨刺银刀:用银刀去割鱼。⑧烹游釜底:在煮锅里煮食。⑨“坐敲”句:形容做饭时的动作。⑩辘轳(lù 1ú):一种可以转的井上的提水器具。⑪肠中辘轳:比喻肚子饿得像辘轳一样转。⑫相抵:相互撞击。⑬贯柳:把木条穿成柳条编的炊具。⑭馀者:剩余的部分。⑮易薪归:把多余的柴火换回来。⑯游釜底:把锅底的汤舀出来煮食。⑰坐敲石火迟晚炊:坐着凿石头生火,做饭很晚。
【赏析】
这是一首反映农村生活困苦的诗。首二句写久雨难晴,城中柴米价贵;次二句写家家户户都砍削柴枝和豆萁,以代薪炊;三、四两句写农民们为生活所迫,只好吃没有味道的肉,煮着荠菜做羹充饥;五、六两句写河鱼上市,农民们纷纷到街上去买鱼,而自己又用银刀剖鱼;七、八两句写农民们好不容易买到鱼,便将柳条编成的炊具换成木条,以便烧水煮食;九、十两句写农民们在煮食之余,还不忘把锅里的汤舀出来熬粥。这首诗通过描写农家艰苦的生活来揭露当时社会的种种弊端,反映了人民的苦难生活。全诗语言质朴通俗、形象生动,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