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荼不言苦,赋芋宁忧饥。
穷约贵有守,甘节不可居。
螬余笑于陵,柳蹠诮孔尼。
繁霜坠硕果,恶木多横枝。
流涕望炎荒,列宿天南垂。
遗民困群盗,何时见王师。
咄彼鸡狗雄,徒为义士嗤。
柴门避豺虎,终日掩茅茨。
【注释】
1.荼(荼,一种苦菜):采茶。
2.赋芋:芋头。
3.穷约:清贫。
4.贵有守:重视自己的节操。
5.甘节:指能忍受贫困而不为富不仁的行为。
6.螬余笑于陵:螬(qiáo)的余壳在泥土里露出来,比喻贫穷。
7.柳跖:即柳下惠,春秋时期著名政治家、思想家,以“恭俭温良”闻名。
8.繁霜坠硕果:硕果指果实丰满的果树,比喻丰年。
9.恶木多横枝:指枯死的树木多长出横生的枝条。
10.列宿天南垂:星宿排列在南方的天空。
11.遗民:被掳掠的人民。
12.群盗:一群盗贼。
13.王师:朝廷的军队。
14.咄彼鸡狗雄:意思是说那些像鸡狗一样凶猛的强盗。
15.徒为义士嗤:徒然地成为正义之士的讥笑。
16.柴门:用柴草编成的门户。
17.豺虎:比喻凶暴的盗贼。
【赏析】
《秋成杂诗其三》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此诗作于公元764年(唐广德二年),当时,诗人因战乱流离失所,漂泊在夔州一带。
首联:“采荼不言苦,赋芋宁忧饥。”意思是采摘苦叶的茶叶,不说苦,因为苦涩可以让人忘记饥饿;种植芋头的,不会因吃不到粮食而担忧饥饿,因为芋头可以充饥。
颔联:“穷约贵有守,甘节不可居。”意思是说清贫的人,只要保持自己的节操就可以,但甘愿承受贫困生活的人不能容忍自己受到屈辱,所以不能忍受。
颈联:“螬余笑于陵,柳跖诮孔尼。”意思是说,像蚂蚁和蛴螬那样的小虫,只能生活在土里,它们嘲笑着人类,认为人们应该像它们一样生活。而柳下惠这样的圣人,却不屑于做像蚂蚁、蛴螬那样的生活,而是坚持做人的尊严和价值。
尾联:“繁霜坠硕果,恶木多横枝。”意思是说,丰收的季节到了,树上结满了果实,而那些枯死的树木上多出了一些横生的枝条。
这首诗通过对比蚂蚁和蛴螬和小圣人柳下惠的行为,表达了诗人对清贫和节操的珍视,同时表达了他对乱世中人们生活的困苦和对正义之士的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