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莽何萧萧,白日虎攫人。
谁谓虎攫人,壮士折其樊。
嗟我乳虎,宁逢汝怒。
猛虎食我,不破我釜。
铜牙伏机,公取其皮。
公取其皮,吏来择肉,倾我釜中糜。
哀哉负刍子,朝出暮不还。
有伥窥门中,闭门恐是虎而冠。
蒺藜喧喧作书寄猛虎,我归汝狸贫村牙齿已不完。
《后猛虎行》,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组诗作品。此诗为第一组,作于乾元二年(759)。当时,杜甫从秦州(今甘肃天水)逃到同谷县(今四川通江),在友人家暂住。
灌莽何萧萧,白日虎攫人。
谁谓虎攫人,壮士折其樊。
注释:灌莽,形容草木丛生,遍地皆是。白日,指白天。攫,捉拿。谁谓虎攫人,意思是谁说老虎能攫取人?壮士,英勇之士。折其樊,比喻有勇力的人敢于抗争。
赏析:这两句诗通过描绘一幅草木丛生的田野画面,表达了诗人对猛虎攫人的无奈与恐惧。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环境动荡不安,战乱频繁的现实。
嗟我乳虎,宁逢汝怒。
猛虎食我,不破我釜。
铜牙伏机,公取其皮。
公取其皮,吏来择肉,倾我釜中糜。
注释:宁,怎么。汝,你。汝怒,指老虎发怒。猛虎食我,比喻有人像猛虎那样掠夺我的财物。铜牙,比喻牙齿坚硬如铜。伏机,比喻隐藏杀机。公取其皮,比喻官府收税。吏来择肉,比喻官吏搜刮。倾我釜中糜,比喻被搜刮一空。
赏析:这几句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在战乱中生活的艰辛和无助。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当时社会状况的不满和愤慨之情。
哀哉负刍子,朝出暮不还。
有伥窥门中,闭门恐是虎而冠。
注释:哀哉,表示惋惜。刍子,指农民。朝出暮不还,意思是早晨出去晚上不回来。有伥,意思是有鬼怪。闭门,意思是关门。恐是虎而冠,意思是恐怕是老虎头戴着冠冕。
赏析:这几句诗通过描绘农民的生活状态和遭遇,反映了当时社会底层人民的苦难生活。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同情之情。
蒺藜喧喧作书寄猛虎,我归汝狸贫村牙齿已不完。
注释:蒺藜,一种植物,其果实可入药,亦可食用。喧喧,意为嘈杂。作书,写信或留言。汝狸,指你那只狐狸。贫村,贫穷的小村落。牙齿已完,比喻牙齿已经磨损。
赏析:最后这四句诗通过写蒺藜的吵闹声、写信留言以及回家后的所见所闻,进一步展示了诗人在战乱中的艰难生活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状的担忧和对未来的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