埭溪郁苍苍,俯见白石路。
夕阴敛皓月,坐久不知暮。
鸟归群籁息,夜景在高树。
万物自相依,流水无心住。
溪光受山色,寒气冻宿鹭。
众响空渐生,人迹杳非故。
悠然立深更,草滴松上露。

诗句翻译与注释:

  1. 埭溪郁苍苍,俯见白石路。
  • “埭溪”指的是一条河流或小溪流经的地方,“郁苍苍”形容溪流两岸的树木繁茂、郁郁葱葱。
  • “俯见”表示从高处向下望。
  1. 夕阴敛皓月,坐久不知暮。
  • “夕阴”指的是夕阳的余晖,它收敛了明亮的月光。
  • “坐久”表示坐了很久,沉浸在这美丽的景色中。
  • “不知暮”表示忘记了时间的流逝,直到天黑。
  1. 鸟归群籁息,夜景在高树。
  • “鸟归”意味着鸟儿归来,回到了它们的栖息地。
  • “群籁”指的是大自然的声音,如虫鸣和树叶沙沙声。
  • “夜景”描绘的是夜晚的景色,强调了自然景观的美。
  1. 万物自相依,流水无心住。
  • “万物”指的是自然界中的万事万物。
  • “自相依”表示万物彼此依赖,相互联系。
  • “流水无心住”表示流水没有固定的方向,它只是流动而没有其他目的。
  1. 溪光受山色,寒气冻宿鹭。
  • “溪光”指的是溪流的水光。
  • “受山色”表示溪流的水光受到了山色的映衬。
  • “寒气冻宿鹭”描述了寒冷的天气使得宿鹭(即停息在树枝上的鸟)被冻僵。
  1. 众响空渐生,人迹杳非故。
  • “众响”指的是周围的声响,包括风吹过树林的声音等。
  • “空渐生”表示这些声响开始变得清晰。
  • “人迹杳非故”表示人们的痕迹已经消失,不再存在。
  1. 悠然立深更,草滴松上露。
  • “悠然”表示悠闲自在的样子。
  • “立深更”表示在深夜里独自站立。
  • “草滴松上露”描述了草上的露水滴落在松树上的情景。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自然景观。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埭溪边的景色描绘得栩栩如生,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幽静的自然环境之中。诗中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比喻和象征,如“鸟归群籁息”,“万物自相依”,以及“溪光受山色”,都表达了自然界万物之间紧密而和谐的关系。整首诗语言朴实却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中的“人迹杳非故”更是让人深思,提醒人们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应当寻找到心灵的一片净土,与自然和谐相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