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归游子足重茧,襆被一囊饥亦典。
从师乞得旧眉山,雨剥风残虫数卷。
海外文字今不传,黄楼手迹随飞烟。
太白巳死五百载,后来其苏髯已仙。
时贤知重唐代句,讵识高人诗外意。
残编永夜闻草虫,江雾萧萧林果坠。
前身自是参寥师,曾与坡公语山寺。
归舟携得卧舟尾,夜照江光月初朏。
诵罢一篇猿一吟,荧荧青磷起山鬼。
似逐黄州赤壁游,白露横天湿屏扆。
诗句解释:
- 东归游子足重茧,
- 描述一个东归的游子,脚上长满了厚厚的老茧。
- 襆被一囊饥亦典,
- 形容他带着简陋的行囊,里面装着一些已经典当了的食物。
- 从师乞得旧眉山,
- 指通过老师的帮助,得到了一些珍贵的书籍。
- 雨剥风残虫数卷,
- 描述这些书籍经过长时间的风雨侵蚀,变得破旧不堪。
- 海外文字今不传,
- 指在海外的语言和文字,现在不再流传。
- 黄楼手迹随飞烟,
- 形容一些珍贵的书画作品随着烟雾飘散。
- 太白巳死五百载,
- 李白已经去世五百年。
- 后来其苏髯已仙,
- 指苏轼的胡须已经变成了仙人的形象。
- 时贤知重唐代句,
- 当今的学者们都重视唐代的诗歌。
- 讵识高人诗外意,
- 他们怎么能理解诗人在诗中的深层含义呢?
- 残编永夜闻草虫,
- 在漫长的夜晚,听着草虫的鸣叫,阅读着那些破旧的书籍。
- 江雾萧萧林果坠,
- 江面上弥漫着雾气,树上的果实也纷纷落下。
- 前身自是参寥师,
- 他的前世可能是一位禅宗的大师,参寥禅师。
- 曾与坡公语山寺,
- 曾经与苏轼一起谈论过山中的寺庙。
- 归舟携得卧舟尾,
- 回到船上后,将苏轼的诗带在自己的枕边。
- 夜照江光月初朏(pèi),
- 月光洒在江面上,照亮了初升的月亮。
- 诵罢一篇猿一吟,
- 诵读完一首诗后,听到了猿猴的叫声。
- 荧荧青磷起山鬼,
- 萤火虫在山上闪烁起来,仿佛有鬼魅出现。
- 似逐黄州赤壁游,
- 好像在追随苏轼在黄州赤壁游览的情景。
- 白露横天湿屏扆(yì),
- 白露时节,秋雨连绵,湿透了屏风。
译文:
东归的游子满脚的老茧,携带着简陋的行囊,为了求书而典当食物。我向老师请教,得到了一些珍贵的书籍。这些书籍经历了风雨的侵蚀,变得破旧不堪。海外的文字已经不再流传,黄楼的手迹也被风吹散了。李白已经逝世五百年了,他的胡须已经成为仙人的形象。当今的学者都重视唐代的诗歌,但他们怎么能理解诗人在诗中的深层含义呢?我在漫长的夜晚听到草虫的鸣叫,江面上弥漫着雾气,树上的果实也纷纷落下。我的前世可能是一位禅宗的大师,曾经与苏轼一起谈论过山中的寺庙。回到船上后,将苏轼的诗带在自己的枕边。夜照江光月初上,诵读完一首诗后,听到了猿猴的叫声。萤火虫在山上闪烁起来,仿佛有鬼魅出现。好像在追随苏轼在黄州赤壁游览的情景。白露时节,秋雨连绵,湿透了屏风。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从东归途中的经历以及他对古代文化的珍视和对苏轼诗词的敬仰之情。通过对古籍的珍视、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对历史的回顾,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历史和文化传承的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