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梦绕中泠水,欲采芙蓉隔江涘。
今来赤日驱黄埃,我马虺颓仆病矣。
行吟登眺诗倩枯,山僧为我鸣辘轳。
云根入地石窦迸,雪绠千寻飞玉壶。
澄江入腑泥滓尽,山骨生寒毛髓殊。
肺病已苏尘事浣,石鼎松风坐萧散。
空怜陆羽苦笺经,更笑卢仝但论碗。
残暑将尽秋蝉号,林月出地吹素涛。
拿舟泛月入京口,目送飞鸿天际高。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籍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汲中泠泉作

  • 注释:汲,从井里汲取。
  • 译文:从井里汲取了中泠泉水制成酒。
  • 赏析:这是开篇的一句,描述了作者制作酒的场景。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于制酒工艺的专注和热爱。

三年梦绕中泠水,欲采芙蓉隔江涘。

  • 注释:梦绕中泠水,指作者常常想起中泠泉水;芙蓉,荷花的一种。
  • 译文:我连续三年都在梦中萦绕着那清冽的中泠泉水,想要亲自去采摘那些在江边的芙蓉花。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中泠泉水象征着清纯、高雅,而芙蓉则代表了美丽、纯洁。作者通过这样的描写,展现了自己对美的执着和追求。

今来赤日驱黄埃,我马虺颓仆病矣。

  • 注释:赤日,强烈的阳光。黄埃,尘土。虺,同“虺”,一种毒蛇。
  • 译文:如今太阳炽烈,黄尘飞扬,我的战马已经衰弱,生病了。
  •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战争后的荒凉景象,也暗示了作者内心的疲惫和无奈。通过对环境的描写,读者可以感受到当时战争的残酷和对和平的渴望。

行吟登眺诗倩枯,山僧为我鸣辘轳。

  • 注释:行吟,行走中吟诵诗文。登眺,登高远望。
  • 译文:我在行走间吟诵诗文,山中的僧人为我摇动辘轳取水。
  • 赏析:这句诗表现了作者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状态。通过描写与僧人的交流,展现了作者对佛教文化的敬仰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云根入地石窦迸,雪绠千寻飞玉壶。

  • 注释:云根,比喻隐逸之志。
  • 译文:云根深入地下,石头洞口迸发出来;白色的绳索(比喻)伸向高空,如同飞往玉壶一样。
  • 赏析:这句诗运用了夸张的手法,生动描绘了大自然的神奇景观。通过对景物的描绘,传达出作者对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之情。

澄江入腑泥滓尽,山骨生寒毛髓殊。

  • 注释:澄江,清澈的江河。
  • 译文:清澈的江河流入体内,体内的泥垢全部消失,山骨发出寒冷的气息,毛发和骨髓都变得与众不同。
  • 赏析:这句诗形象地描述了身体的净化过程。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身体的变化和重生的过程。同时,也传达出作者对生命轮回和变化的思考。

肺病已苏尘事浣,石鼎松风坐萧散。

  • 注释:肺病已愈,尘世之事洗净。
  • 译文:肺部的疾病痊愈了,尘世的事情也随之洗净。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作者摆脱世俗纷扰的喜悦心情。通过描写内心的平静和释然,展现了作者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空怜陆羽苦笺经,更笑卢仝但论碗。

  • 注释:陆羽,唐代著名茶学家,以著《茶经》闻名。卢仝,唐代诗人,以《赠刘十九》等诗著称。
  • 译文:我空自惋惜陆羽辛苦地编撰茶经,更嘲笑卢仝只谈论茶杯的好坏。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两位历史人物的不同看法。一方面,他欣赏陆羽的茶学成就,另一方面,他也批评卢仝过于注重表面的事物。这反映了作者独特的审美观和价值观。

残暑将尽秋蝉号,林月出地吹素涛。

  • 注释:残暑,即将过去的炎热夏季。秋蝉,秋天的蝉鸣声。林月,树林中的月光。
  • 译文:随着残暑的渐渐消退,秋天的蝉鸣声此起彼伏;月光从树林中洒落,照亮了清澈的水波。
  •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秋天的自然景色和氛围。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绘,传达出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拿舟泛月入京口,目送飞鸿天际高。

  • 注释:拿舟泛月,乘坐小舟在月光下前行。京口,古代的一个地名,位于今天的江苏省镇江市。
  • 译文:我拿起小舟在月光下前进,目送飞鸿向着天际飞翔。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作者游历四方的经历和感受。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自由的向往和对远方的思念。同时,也传达出作者对人生旅途的豁达和乐观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