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㦲鸲鹆逊,衅此杜宇血。
巍巍四镇雄,称藩盟巀嶪。
靖南好男儿,独死见壮烈。
馀者多稽颡,倒戈效反啮。
乡导迢海隅,前驱入闽粤。
在在降表驰,寥寥义旗揭。
北庭老洪皓,须髯皎如雪。
今古不同时,垂殁堕晚节。
汉儿效羌语,轧茁啭百舌。
踞坐金陵宫,指顾成生杀。
钟山万松柏,一一尽剪掘。
鹿散高台基,碗闭昭陵穴。
涉江憔悴子,徒行负骸骨。
重来望旧京,禾黍沾呜咽。
系舟石头城,登山采薇蕨。
高庙有神灵,王气忽焉没。
金陵纪愤(节选)
哀鸣的鸲鹆,在战争中退缩,
用鲜血为祭品,杜宇鸟血染。
四镇雄壮,藩属盟誓坚如磐石。
靖南英勇,独战至死展现壮烈。
其余士兵,纷纷投降,倒戈反噬。
乡导远行,前驱进入闽粤地。
各地降表飞驰,义旗高举显忠诚。
北庭老将洪皓,须发如雪依旧英明。
古今不同时势,垂暮之年仍不失节操。
汉儿效羌语,轧茁啭百舌,表达不满。
踞坐金陵宫,指点江山决定生死。
钟山万松柏,一一被砍削殆尽。
鹿散高台基,碗闭昭陵穴,象征灭亡。
涉江憔悴子,徒行背负着骸骨。
重来望旧京,禾黍沾湿泪满襟。
系舟石头城,登山采薇蕨,寄寓哀思。
高庙有神灵,王气突然消失无踪。 赏析:
这首诗是明朝末年诗人屈大均的代表作《秣陵怀古》之一,诗中描绘了南京城的惨状和历史变迁,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深刻反思和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全诗以强烈的情感和生动的画面展现了南京城的悲壮历史和人民的痛苦经历,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和人民的苦难生活。通过描绘战争、投降、死亡等元素,诗人表达了对历史事件的感慨和对民族命运的思考,展现了他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担忧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