鸷鸟必待秋,毛骨非不厉。
伧父赋言工,亦既穷年岁。
丘中不材木,乃甘老弃置。
弃置何足悲,苦瓜抱壶坠。
富贵吾自有,聊以安憔悴。
帚敝不扫门,漫灭怀中刺。

译文:

秋末冬初,鸷鸟必须等待秋天的到来,它的毛和骨头不也显得十分锐利吗?伧父(粗鄙的乡巴佬)赋诗夸耀自己的才艺,已经耗尽了一年的时间和精力。丘中(指山中)没有出类拔萃的人才,只好甘愿老死山林之中。老死山林不值得悲伤,苦瓜抱壶坠落又有何妨?我富贵自有安排,暂且聊以安慰我憔悴的心。

扫帚破败不堪,不能扫去门前尘土,却把怀中之刺都漫灭了。

注释:

  1. 岁暮三首:即《岁暮三首》,作者不详,是一组咏叹衰老、穷困失意的诗篇。
  2. 其三:指第三首诗。
  3. 鸷鸟:凶猛的禽鸟;喻指有才能者。
  4. 毛骨:比喻人的精神风貌。厉:锐利。
  5. 伧父:庸俗的人。
  6. 言工:擅长作诗。
  7. 丘中:山中,指隐居之所。
  8. 乃:于是。
  9. 甘:乐意。
  10. 弃置:抛弃不用。
  11. 悲:悲哀。
  12. 苦瓜:苦菜。
  13. 抱壶坠:抱着酒壶摔落在地上。
    赏析:《岁暮三首》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此诗为第三首。诗人通过对自然界景物的描写,抒发了年老体衰、壮志未酬的愤慨之情。
    “岁暮三首”,是一组咏叹衰老、穷困失意的诗篇。这首诗写的是一个人到了晚年,虽然才华出众,但却得不到重用,只能退隐林泉,过着贫贱的生活。诗人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议论,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
    诗人开篇就描绘了一幅秋末冬初的景象。在这个季节里,鸷鸟必须等待秋天的到来,它们的毛和骨头都显得十分锐利。这是一个典型的比喻,用来象征那些有才华但不得重用的人的精神状态。他们的锐利不仅体现在他们的能力上,更体现在他们对现实的敏感和对未来的期待上。这种锐利并非单纯的锋芒,而是包含了对人生价值的深刻理解和执着追求。
    诗人转向对那些被贬谪到偏远地区的官员们的描绘。他们在这里无法施展自己的才华,只能像苍鹰一样在天空中盘旋,寻找着一丝机会。他们的才华和能力被埋没在这片土地上,无法得到应有的认可和重用。这种失落感和无奈感深深地触动着读者的心灵。
    诗人转向对那些隐居山林中的人们的描绘。他们在这里过着清贫而宁静的生活,享受着大自然的恩赐。然而,他们也面临着一种孤独和无助的感觉。他们渴望被世人所理解和接受,但却无法实现这个愿望。这种孤独和无助感让人感到心酸和无奈。
    诗人还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来抒发自己的情感。他在诗中写道:“弃置何足悲,苦瓜抱壶坠。”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对于那些被抛弃的人来说,他们的失败并不值得悲哀。相反,他们应该庆幸自己能够抱起酒壶,继续前行。这是一种乐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也是一种对命运的坦然面对。
    诗人通过对自己的生活经历的回顾来总结自己的人生哲学。他写道:“富贵吾自有,聊以安憔悴。”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尽管我目前的处境并不富裕,但我仍然拥有我自己的幸福和满足。这种知足常乐的态度让我能够安心地面对生活的困苦和挫折。这是一种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把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