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鲤失云雾,不托涔尺流。
归昌无短翼,宁与鸮鸨游。
萋萋百尺桐,柔蔓乃相纠。
瓦缶鸣以雷,榛翳蔽高丘。
君子怀大节,豁达寡阡畴。
虽落吾为瓠,虽寒狗不裘。
目之者曰愚,敝袍非所羞。
猥彼蠛蠓智,翕訾蚊睫谋。
我拙不如鸠,而营在九州。
这首诗是一首五言诗,每句都是五个字,共四十二个字。下面是逐句的注释和赏析:
- 诗句: 赤鲤失云雾,不托涔尺流。
- 释义: 红色的鲤鱼迷失了云雾,不再依附于细小的水道。
- 关键词: 赤鲤、云雾、涔尺流
- 译文: 红色的鲤鱼迷失了云雾,不再依附于细小的水道。
- 赏析: 这里描绘了一只红色的鲤鱼在云雾缭绕的环境中迷失方向,无法找到正确的路径,只能独自在小溪中徘徊。这种情境让人联想到人生的迷茫和困境。
- 诗句: 归昌无短翼,宁与鸮鸨游。
- 释义: 归昌没有短翅膀,宁愿与鸟类一起飞翔。
- 关键词: 归昌、短翼、鸮鸨
- 译文: 归昌没有短翅膀,宁愿与鸟类一起飞翔。
- 赏析: 这里的“归昌”可能是指一种鸟类或者某种象征意义的东西,它没有短翅膀却依然能够自由飞翔。这种对比强调了自由与限制之间的冲突,以及人们对于自由的向往。
- 诗句: 萋萋百尺桐,柔蔓乃相纠。
- 释义: 百尺高的桐树,柔弱的藤蔓相互缠绕。
- 关键词: 萋萋、百尺桐、柔蔓
- 译文: 百尺高的桐树,柔弱的藤蔓相互缠绕。
- 赏析: 这里通过描绘百尺高的桐树和柔弱的藤蔓相互缠绕的景象,形象地展现了自然界中的生命力和坚韧不拔的精神。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于自然景观的喜爱之情。
- 诗句: 瓦缶鸣以雷,榛翳蔽高丘。
- 释义: 瓦缶发出雷鸣,灌木丛遮挡了高山。
- 关键词: 瓦缶、雷鸣、榛翳
- 译文: 瓦缶发出雷鸣,灌木丛遮挡了高山。
- 赏析: 这里通过描绘瓦缶发出雷鸣和灌木丛遮挡高山的景象,形象地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和宏伟。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于大自然景色的赞叹之情。
- 诗句: 君子怀大节,豁达寡阡畴。
- 释义: 君子胸怀大志,心胸开阔少有界限。
- 关键词: 君子、大节、豁达、阡畴
- 译文: 君子胸怀大志,心胸开阔少有界限。
- 赏析: 这句话表达了一种高尚的道德境界和宽广的胸怀。君子应该有远大的抱负和坚定的信念,同时也要具备包容的心态和宽广的眼界。这种品质对于个人的成长和社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 诗句: 虽落吾为瓠,虽寒狗不裘。
- 释义: 即使我落到地面成为葫芦,即使冬天狗也不穿皮毛。
- 关键词: 落、瓠、寒、狗、裘
- 译文: 即使我落到地面成为葫芦,即使冬天狗也不穿皮毛。
- 赏析: 这里通过描述自己虽然身处困境但仍然保持坚韧不拔的精神,以及狗在严寒中的顽强生存,表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于逆境的勇敢面对和对生命的尊重。
- 诗句: 目之者曰愚,敝袍非所羞。
- 释义: 那些用眼光看待我的人认为我愚蠢,破旧的衣服也不是我所羞耻的。
- 关键词: 愚、敝袍
- 译文: 那些用眼光看待我的人认为我愚蠢,破旧的衣服也不是我所羞耻的。
- 赏析: 这句话表达了一种自信和坦然的态度。即使别人用眼光来看待自己,也不会因此而感到羞耻或自卑,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和尊严。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于自我价值的认同和对他人眼光的超脱。
- 诗句: 猥彼蠛蠓智,翕訾蚊睫谋。
- 释义: 那些微小的蠛蠓自以为聪明,翕动着蚊子的睫毛策划着计谋。
- 关键词: 猥彼、蠛蠓、智、翕訾、蚊睫、谋
- 译文: 那些微小的蠛蠓自以为聪明,翕动着蚊子的睫毛策划着计谋。
- 赏析: 这句话通过描绘蠛蠓和蚊子的形象,讽刺了那些自视甚高、自以为是、却缺乏实际能力的人。他们往往只是表面上看起来很聪明,但实际上却缺乏真正的知识和能力。同时,也揭示了人们应该保持谦虚和客观的态度,不要因为一时的成功而骄傲自满。
- 诗句: 我拙不如鸠,而营在九州。
- 释义: 我笨拙不如斑鸠,却在天下广布我的巢穴。
- 关键词: 拙、鸠、九州
- 译文: 我笨拙不如斑鸠,却在天下广布我的巢穴。
- 赏析: 这句话表达了一种谦逊和自知之明的态度。作者认为自己笨拙,不如其他动物那样擅长捕食或者保护自己,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气馁,反而选择在广阔的天地中广布自己的巢穴,寓意着广泛传播自己的智慧和理念。这种心态既体现了作者的谦逊品质,也展示了他的远见卓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