蟪蛄鸣素秋,无以理衣裳。
况我有明月,照此无容光。
明明匣中镜,秉志德不忘。
舍辛君不察,抱石高山傍。
为君指白日,何以答严霜。
踏草成古踪,不入君子堂。
岁宴冰雪苦,高㓗俟春阳。
幽兰在长坂,无人亦芬芳。

注释:

  • 蟪蛄鸣素秋,无以理衣裳。
  • 蟪蛄(huì gū)是古代诗文中常提到的一种昆虫,以其短命而著称,秋天的时候它们会发出鸣声。这里的“无以理衣裳”指的是因蟪蛄的鸣叫而影响了衣服的整理和更换。
  • 况我有明月,照此无容光。
  • “有明月”指明亮的月光,这里用来反衬主人公因秋虫的鸣叫而感到的不悦。“无容光”意即面容失去了光彩,形容因为环境的影响而变得黯淡。
  • 明明匣中镜,秉志德不忘。
  • “匣中镜”可能是指放在抽屉或柜子中的明镜,用来反映自己的面容。“秉志德”意为坚守道德品质,不忘初心。
  • 舍辛君不察,抱石高山傍。
  • “辛君”指代某人,可能是在表达对对方的不了解或误解。“抱石高山傍”意味着像抱着石头站在高山之上一样,比喻自己的处境或处境中的人。
  • 为君指白日,何以答严霜。
  • “白日”指阳光明媚的日子。“严霜”指严寒的霜冻,这里用来形容环境的恶劣。“指白日”表示希望与对方沟通,解释清楚自己的情况。
  • 踏草成古踪,不入君子堂。
  • “踏草成古踪”意味着踩踏过的痕迹就像古代的遗迹一样难以抹去。“君子堂”通常指代有德行之人的住所,这里可能暗示主人公不愿与品德低下者为伍。
  • 岁宴冰雪苦,高㓗俟春阳。
  • “岁宴”指一年的聚会或庆典。“冰雪苦”形容天气寒冷,雪和冰给人带来了困难和痛苦。“高㓗俟春阳”意味着等待春天的到来,希望环境会有所改善。
  • 幽兰在长坂,无人亦芬芳。
  • “幽兰”是一种香气浓郁的植物,常用来比喻品德高尚的人。“长坂”可能是指一条长而窄的路,这里比喻困境或险境。“无人亦芬芳”意味着即使在没有人知晓的环境中,这种芬芳也不会消失。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述主人公在秋季夜晚的所见所感,展现了他对生活的无奈和对道德品质的坚守。从一开始的蟪蛄鸣叫引发的不快,到后来希望与对方沟通、解释自己的处境;再到面对困境时仍保持品格的坚持,诗人巧妙地运用了自然景物作为象征,表达了自己的内心世界和人生态度。整首诗语言朴实无华,但却充满了深沉的情感和哲理的思考,让人读后回味无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