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起初盥漱,独坐前轩楹。
鸟雀悦曙景,林端弄春声。
心无荣物慕,淡永得高情。
忽念蓬茅质,谭道友躬耕。
沧海叹横流,尘坱何时平。
闲居愧独乐,聊以安吾生。
凭高常北望,慷慨顿长缨。

【注释】

晨起初盥漱,独坐前轩楹。 清晨起床后洗去尘埃污垢,坐在前厅的檐下休息。

鸟雀悦曙景,林端弄春声。 鸟儿欢快地欣赏着曙光,树林深处传来了春天的声音。

心无荣物慕,淡永得高情。 我内心没有追求名利的贪念,只有平淡而长久的快乐之情。

忽念蓬茅质,谭道友躬耕。 忽然想起我像蓬草一样卑微,谈论起道德修养的朋友亲自耕种。

沧海叹横流,尘坱何时平。 感叹大海波涛汹涌,什么时候才能平静下来?

闲居愧独乐,聊以安吾生。 居住在偏僻的地方感到惭愧,姑且用这种方式来安慰自己。

凭高常北望,慷慨顿长缨。 站在高处经常向北眺望,慷慨激昂地挥舞长缨(表示要为国家出力)。

赏析:

这首诗写隐居者的心境。诗人以清新的语言,抒写他悠然自得的生活情趣和旷达胸怀,以及他对世事沧桑的感慨。

首联“晨起”两句,点明诗人隐居的原因,是因为他厌恶官场生活,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诗人在清晨就起来洗沐更衣,准备开始他的隐居生活。

颔联“鸟雀”两句,描绘了他清幽的生活环境。早晨,阳光明媚,鸟儿们欢快地在树林中跳跃歌唱,发出美妙的音调。诗人在这里运用了“鸟雀”和“林端”这两个意象,形象地描绘出了一幅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画面。诗人的内心充满了喜悦,他觉得自己仿佛置身于一个仙境之中,与自然和谐相处。

颈联“心无”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名利的淡泊之情。他深知世间万物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而自己却追求那些虚名浮利,这实在是没有必要的。他宁愿过着平淡无奇的生活,也不愿被那些功名利禄所困扰。这种思想表现了诗人的高洁品质和崇高理想。同时,他也表现出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境界。

尾联“沧海”两句,诗人发出了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忧虑。他感叹大海波涛汹涌,不知何时才能平静下来;又担心社会混乱不堪,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这反映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然而,他并没有因此而沉沦下去,而是更加坚定自己的信仰和决心,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报效国家。

整首诗语言流畅自然,意境深远广阔,充分展现了诗人独特的个性魅力。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那种超然物外的闲适之趣和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