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河见天末,流云澹明昧。
园林入清旷,回峦暝奇概。
斜阳下平皋,归笛隐牛背。
晚出人负薪,夕飧畦刈菜。
炊烟村并起,船火鱼潜退。
远树巳乌啼,柴门况犬吠。
菰芦客未眠,兼葭人可在。
孤怀赏幽豁,登陟穷眄睐。
山川感今昔,风物嗟人代。
怃然发远想,长啸高岩内。

湖上晚眺

长河见天末,流云澹明昧。

园林入清旷,回峦暝奇概。

斜阳下平皋,归笛隐牛背。

晚出人负薪,夕飧畦刈菜。

炊烟村并起,船火鱼潜退。

远树巳乌啼,柴门况犬吠。

菰芦客未眠,兼葭人可在。

孤怀赏幽豁,登陟穷眄睐。

山川感今昔,风物嗟人代。

怃然发远想,长啸高岩内。

译文:
在长河的尽头,天空显得格外清晰,流动的云彩仿佛被淡去了色彩。
进入一片清新开阔的园林,回望连绵起伏的山峦在暮色中显得奇异而壮观。
夕阳洒落在平坦的沙洲上,那悠扬的笛声似乎隐藏在那头耕牛的背上。
傍晚时分,人们扛着柴火回家,晚餐时在菜地里忙碌着。
村庄里的炊烟渐渐升起,船上的灯火也随着鱼儿潜入水底而熄灭。
远处的树上乌鸦开始啼叫,而简陋的柴门旁,狗也在不停地叫着。
菰和芦苇的主人还未入睡,而蒹葭丛中的人也正可以休息。
独自心怀感慨地欣赏着这宁静的景象,一步步攀登直到视线尽头。
山川之间感叹古今之变,风景物色让人感慨时光易逝。
心中不由得生出遥远的联想,在高高的岩石间长啸。

注释:

  1. 长河见天末(长河:指黄河):形容黄河水流长远,与天际相接。天末,即天边。
  2. 流云澹明昧:流动的云彩使天空显得更加明亮而含蓄。
  3. 园林入清旷(园林:指山水画中的景致):山水画面显得开阔而清新。
  4. 回峦暝奇概(回峦:回旋的山峰。暝:昏暗。奇概:奇特的轮廓):山峰在黄昏时的轮廓变得奇特而壮观。
  5. 斜阳下平皋(斜阳:指夕阳):夕阳西下,照射在平坦的沙洲上。
  6. 归笛隐牛背(归笛:归来的笛声。隐:隐藏。牛背:指牛的背部):笛声在归途中隐约可闻。
  7. 晚出人负薪(晚出:晚上外出的人)。夕飧(sǔn)畦刈菜(晚出的农人回家后在田地里劳作)。炊烟(fèi):做饭产生的烟。村并起(乡村同时升起炊烟):村庄里同时升起了炊烟。
  8. 船火鱼潜退(船火:船上燃火。鱼潜退:水中的鱼儿悄悄游开):船只上的火光和鱼群都悄悄地避开了。
  9. 远树巳乌啼(远树:指树林远离的声音。巳:古代对乌鸦叫声的称呼):树林里传来了乌鸦的叫声。
  10. 柴门况犬吠(柴门:用柴草搭建的门。况:况且。犬吠:狗的叫声):柴门旁边,狗也开始叫唤。
  11. 菰芦客未眠(菰芦:指生长在水中的菰和芦苇等植物)。兼葭(jiā)人可在(兼葭:指芦苇丛生的地方。可:可以):菰芦之地的客人还未入睡,而芦苇丛中的人也正好可以休息。
  12. 孤怀赏幽豁(孤怀:孤独的心情。赏幽豁:欣赏空旷、开阔的景象):孤独的心情在欣赏着这空旷、开阔的景象。
  13. 登陟穷眄睐(登陟:攀登。穷眄睐(miǎn lài):极目远望):攀登至高处,极目远望。
  14. 山川感今昔(山川:指山河大地。感:感叹):面对山河大地,不禁感叹过去与现在的不同。
  15. 怃然发远想(怃然:怅惘的样子。发遥想:产生深深的思念):因思乡之情而感到惆怅。
  16. 长啸高岩内(长啸:高声长叹。高岩:高大的岩石。内:内部):在高峻的岩石间发出长吁短叹。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湖上观赏晚景之作。诗中通过描写晚霞、归笛、牛背、炊烟、船火、鸟鸣、犬吠、树林、乌鸦、柴门、蒹葭等多种自然景象和人文活动,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及对生活的深刻感悟。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开阔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