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苦爱醒,是恶知醉意。
即有解醉者,惟与酒为比。
醉可令人远,不在曲蘖事。
萧萧竹数竿,廉虚寡外嗜。
清疏见妙理,其志谅可异。
真得茗之神,醉醒各有寄。
余亦沃醉泥,笑彼独醒类。
然非公荣俦,不饮亦无寐。
竹醉以得雨,雨多竹如睡。
醉竹竹萧散,醉雨雨苍翠。
我醒起对竹,欣然忘醉思。
不知竹醉日,竹与我谁醉。
这首诗的格式要求是: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最后附上赏析。
我们来逐句释义这首诗。
竹醉日诗(第一句): 众人苦爱醒,是恶知醉意。
- 解释:众人都追求清醒的状态,但真正懂得酒醉之妙的人却很少。
即有解醉者,惟与酒为比。(第二句): 即有能解酒的人,但只有饮酒才能与之相比。
- 解释:只有那些能够喝酒的人才能真正理解酒醉的魅力。
醉可令人远,不在曲蘖事。 (第三句): 醉可以让人远离尘世的纷扰,而不在于酒本身的事。
- 解释:酒醉使人超脱世俗,不必拘泥于琐碎事物。
萧萧竹数竿,廉虚寡外嗜。(第四句): 竹林中有几竿竹子,它们清高孤傲,不沾染世俗的嗜好。
- 解释:竹子象征着清高脱俗的品质。
清疏见妙理,其志谅可异。(第五句): 竹子的清新疏朗可见其深奥的道理,其志向一定与众不同。
- 解释:竹子的品格高尚,不随波逐流,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
真得茗之神,醉醒各有寄。(第六句): 真正的茶具有神韵,醉酒和清醒各自有所寄托。
- 解释:茶叶具有独特的韵味,醉酒和清醒都能体现人生的不同境界。
余亦沃醉泥,笑彼独醒类。(第七句): 我也曾沉醉于美酒之中,嘲笑那些自以为清醒的人。
- 解释:我也曾在美酒中迷失自我,但并不以此为乐,反而嘲笑那些自以为清醒的人。
然非公荣俦,不饮亦无寐。(第八句): 但是不是每个人都能享受酒的乐趣,不饮酒也无所谓。
- 解释:有些人饮酒只是为了追求名利,但这并不是真正的快乐。
竹醉以得雨,雨多竹如睡。(第九句): 竹子在得到雨水滋润后显得格外悠闲,如同在睡觉一般。
- 解释:雨水使竹子更加生机勃勃,仿佛在沉睡中积蓄力量。
醉竹竹萧散,醉雨雨苍翠。(第十句): 酒醉后的竹子显得更加飘逸洒脱,而雨中的竹子则呈现出一片苍翠。
- 解释:不同的情境下,竹子展现出不同的风采。
我醒起对竹,欣然忘醉思。(第十一句): 我醒来后面对竹子,心中感到愉悦,忘记了醉酒的想法。
- 解释:当一个人清醒时,更容易欣赏到自然的美丽和生命的真谛。
不知竹醉日,竹与我谁醉。(第十二句): 我不知道竹子是否真的在醉,但是竹子和我之间谁能算是醉了。
- 解释:这个问题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对于自然的敬畏之心。
这首诗通过对竹子、酒、人生等元素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的独特见解和感悟。它既赞美了自然界的美好,又提醒人们要珍惜当下,不要沉迷于世俗的诱惑中。同时,它也启示人们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不被他人的观点所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