蟪蛄呜桑条,焉知春与秋。
浮萍泛大海,莫定东西流。
人生非不朽,脩短焉可谋。
奄忽谢朝露,白骨归山邱。
生时长气盛,泯没委道周。
万物信所化,蚓蚁嘬王侯。
勖哉保令德,千载长悠悠。
【注释】
蟪蛄(huì gū):蝉的一种,寿命极短。蟪,同“蝉”。
桑:桑叶。
焉知春与秋:怎么知道春天和秋天。焉,疑问代词。春秋,指四季的交替。
浮萍泛大海:浮萍像一片大海一样漂浮着。浮萍无根而随水漂流。
东流:向东流水。流,流动。
人生非不朽,脩短焉可谋:人的生命不是永恒不变的,长短如何可以谋划呢?修短,指人的寿命长短。
奄忽谢朝露,白骨归山邱:忽然间早晨的露水消逝了,白骨归于山陵。奄忽,迅速,突然。谢,消失。朝露,早晨的露水。白骨,白色的骨头。山邱,坟墓。
生时长气盛,泯没委道周:活着时气势强盛,死后就消亡于大道之中。泯没,消失。委,弃置、放逐。
万物信所化:万事万物都是自然变化而成的。信,确实、诚然;所,助词,表强调;化,变化、化育。
蚓蚁嘬王侯:蚯蚓蚂蚁吃帝王的粪便。嘬,吸吮。王侯,古代称帝王为王侯,这里比喻显达的权贵。
勖哉保令德,千载长悠悠:啊!努力保持美好的品德吧,千百年之后仍长存于世。勖(xù),勉励、劝勉。令德,良好的德行。千载,一千年。悠悠,长久。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叹生死无常的抒情诗,诗人借物抒怀,托物言志,抒发了自己对生命短暂的感慨。全诗以“蟪蛄”、“浮萍”、“蚯蚓”等为喻,形象生动地揭示了生命的短暂、人生的无常及富贵荣华转瞬即逝的真理。
首两句写蟪蛄鸣叫于桑枝上,不知道春天与秋天的变化。这两句是说人生在世不能预知生死穷通的变易,要顺其自然。
三、四句写浮萍随波飘流,不知东西南北。这两句意思是说人生如浮萍,没有固定的归宿,一切都无法预料,因此不可强求自己的寿命长短。
五、六句写人的生命并不是永恒的,其长短难以计算,因而不可妄自谋算自己的寿命。
七、八句写生命一旦消逝就如晨露一样迅速消失了,最后连骸骨也回归于山野之间,没有什么可以永垂不朽的。
九、十句写虽然人的生命是短暂的,但只要能够保持美好的品德,就可以使美好的名声流传后世,永远长存。
十一、十二句写即使是帝王将相的富贵荣华也是瞬息万变的,如同蚯蚓蚂蚁一般微不足道,最终都会消失殆尽,只有品德高尚的人才能使自己的美德名传千史万世,永远长存于世。
全诗以“蟪蛄”、“浮萍”、“蚯蚓”等自然界中的生物来比喻人生,通过它们的一生经历来说明人生的无常,表现了诗人对生命短暂、世事难料的深刻认识。同时,诗人还表达了对美好道德品质的珍视和追求,体现了诗人高洁的人格魅力和崇高的道德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