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何皎皎,揽之有馀辉。
不眠知夜长,鸣蟀动中帷。
红颜苦无欢,荡子愁无衣。
凉风变庶草,肃肃征鸟飞。
远望何益别,轻行何益归。
洁身待君子,谁复惜朝饥。

明月为何如此明亮,我伸手可及却仍觉得它光明。

夜深了才知夜晚的漫长,听到蟋蟀的声音在帐中响起。

美丽的容颜让人苦于没有快乐,流浪的人愁于没有衣服穿。

凉爽的风改变了庶草的颜色,雄鹰肃穆地飞向远方。

远观山景又何益于离别,独自行走又何以归家?

洁身自好等着贤士来,谁能珍惜朝露餐饥。

注释:

  1. 明月何皎皎:明亮的月光啊,为什么如此明亮洁白如玉?
  2. 揽之有馀辉:手触之,尚有余光。
  3. 不眠知夜长:因失眠而感到时间的推移。
  4. 鸣蟀动中帷:蟋蟀在帐中的叫声。
  5. 红颜苦无欢:美女们痛苦的是没有欢乐。
  6. 荡子愁无衣:流浪在外的人因无衣而感到忧愁。
  7. 凉风变庶草:凉风使野草变色。
  8. 肃肃征鸟飞:秋风萧瑟时,鸟儿飞翔的景象。
  9. 远望何益别:远看山水又有什么好处呢?
  10. 轻行何益归:轻装前行又有什么益处呢?
  11. 洁身待君子:等待君子的赏识和重用。
  12. 谁复惜朝饥:谁会珍惜早晨的一顿饭呢?

赏析:
此诗是一首抒情诗,诗人以明月、蟋蟀、寒草等自然景观为背景,抒发了自己对人生无常,岁月流转的感慨。全诗通过描绘自然景物,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期待。

诗人以月亮为引子,表达了自己对明月的喜爱和赞美。接着,他通过“揽之有馀辉”表达了自己对月光的留恋和不舍。这种情感的表达,不仅体现了诗人的深情厚意,也反映了他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和珍惜。

诗人转向对时间流逝的感叹。他通过“不眠知夜长”和“鸣蟀动中帷”,表达了自己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悲哀。这种情感的表达,不仅体现了诗人的深沉内敛,也反映了他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和对时间流逝的无力感。

诗人转向对人生困境的描写。他通过“荡子愁无衣”和“凉风变庶草”,表达了自己对生活困苦和无助的感受。这种情感的表达,不仅体现了诗人的悲观绝望,也反映了他对人生困境的深刻反思和对生活的无奈接受。

诗人转向对未来的展望。他通过“远望何益别”、“轻行何益归”,表达了自己对未来的渴望和对生活的执着追求。这种情感的表达,不仅体现了诗人的乐观向上,也反映了他对未来的期待和对生活的热爱。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情感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时间流逝的深刻感悟,以及对未来生活的积极向往和对生活的热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