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风起长河,千里浮云来。
流氛荡华日,总总生尘埃。
倦鸟眷故林,征马惮崔嵬。
何为远行子,朋好易相乖。
峨峨高山柏,盘石亦礧礧。
磐石永不移,松柏安由摧。
飞蓬起何因,漂荡无根荄。
高飞南山巅,远坠北海隈。
零落信所遇,踯躅动予怀。
【注释】
①“飘风”句:飘风起,长河动,千里浮云从。
②“流氛”二句:流氛荡华日,总总生尘埃。流氛,指战乱。华日,即春光。总总,纷纷扬扬。
③“倦鸟”二句:倦鸟眷故林,征马惮崔嵬。倦鸟,形容战乱后归来的鸟儿。崔嵬,山高貌。
④“何为”二句:何为远行子,朋好易相乖。远行子,离家出外的人。朋,朋友。
⑤“峨峨”三句:峨峨高山柏,盘石亦礧礧(jiàn qiè)。盘石,盘曲的石头。礧礧,山势曲折的样子。
⑥“磐石”四句:磐(pán)石永不移,松柏安由摧。磐石,像磐石那样坚固的山石。安,怎么。摧,摧折、折断。
⑦飞蓬起何因,漂荡无根荄(kǎi)(kǎi):“飞蓬起何因,漂荡无根荄(kǎi)(kǎi)。”两句诗连用两个问句,表达了诗人对飘泊不定的人生和前途命运的感慨。飘蓬,蓬草,随风飘转。
⑧“高飞”三句:高飞南山巅,远坠北海隈(wēi)。南山巅,终南山的山顶。北海,这里指北方边塞。隈,山坡的凹陷处,此处指北海边的山坳。
⑨“零落”四句:零落信所遇,踯躅动予怀。零落,凋谢零散。踯躅(zhí zhú),徘徊不前的样子;也作“踯躅”。
【译文】
大风起时,长河波动;千里飘来的浮云。战乱中,尘土飞扬,万物凋敝。疲惫的鸟儿依恋着树林,远征的士兵畏惧峻岭。为什么远离家乡的游子,朋友却要离散呢?巍峨的高山之柏,盘曲的巨石也岿然不动。坚硬如磐石的山岳永远不会改变,松柏却难保不被摧折。飞蓬随风而起,飘荡于无根之地。它只能高飞到南山之巅或北国边陲之阴处。我漂泊不定,就像那飘荡的飞蓬,最终会落在何处呢?我徘徊不前,内心为之震动。
赏析:
此诗是一首抒发忧国思乡之情的诗篇,反映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和不幸。全诗以写景为主,借景抒情。首章写狂风暴雨,描写了战乱时期大自然的巨大变化;二章写战争使万物凋敝,表达了对战争的厌恶和痛恨之情;第三章写倦鸟恋旧林,征马畏高山,表现了战乱中的人们对家园的眷恋;第四章写飘蓬断梗,表达人生飘泊不定,无所依托的痛苦之情;最后以结句自叹身世之途与飘蓬相似,表达了作者对人生道路的无奈和惆怅之情。全诗构思精巧,意境深远,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