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重意气,结客长安陌。
千金买宝剑,烂若芙蓉色。
相逢豪侠友,脱赠无所惜。
烽火连朔方,羽书蔽白日。
壮心纵横起,结束吴钩出。
焉能老牖下,腰镰事阡陌。

【赏析】

这是一首写诗人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诗作。诗人以豪放之笔,抒发了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悲愤之情,表现了诗人对时世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

首联“少年重意气”,开门见山,点明主题,表明诗人年轻时就崇尚意气风发,立志报效国家。接着用“结客长安陌”来衬托其年少时结交朋友的情景,说明诗人与友人结伴行走在长安街头。

颔联“千金买宝剑,烂若芙蓉色”,描绘了诗人不惜千金购买宝剑的场景,表达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为国家效力的愿望。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武力的崇尚和个人英雄主义思想的盛行。

颈联“相逢豪侠友,脱赠无所惜”,描述了诗人与志同道合的朋友相遇,并慷慨赠送宝剑的情景。这两句展现了诗人慷慨豪爽的性格特点,同时也体现了当时社会风气中的一种互助精神。

尾联“烽火连朔方,羽书蔽白日”,则转入战争背景,烽火连天,战事紧张,而朝廷却无暇顾及民间疾苦,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这里既反映了当时战乱频繁的社会现状,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忧虑。

尾联“壮心纵横起,结束吴钩出。焉能老牖下,腰镰事阡陌”。诗人的壮志雄心再次被点燃,决定挥剑杀敌,结束战争,还天下太平。但是,诗人已经年迈,不能再像年轻时那样投身于沙场,只能在家种田或做农事。这既是对自己一生经历的无奈总结,也是对人生无常、岁月无情的感慨。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年轻时结交朋友、购买宝剑、参加战斗等场景,表达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担忧。同时,也展现了他豪情壮志、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性格特点,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