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征入空谷,仰见百尺桐。
枝枝拂青云,叶叶生回风。
其根激清泉,泻湍若惊鸿。
匠石持斧斤,揕伐离涧中。
伯牙一顾此,旋以命良工。
黄金错其尾,白玉为弦徽。
饰以合欢绮,檿丝以缭之。
昔为枯朽质,今登清庙隅。
贵重非所羡,长愿守根株。
【赏析】
《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的选辑,共有一百九十多首。其作品多为情致缠绵的抒情诗,语言质朴自然,感情真挚动人,形象生动鲜明。本篇写桐树由枯朽而变为贵重之物,诗人以“古之遗音”自喻,表示愿效匠石、伯牙之技,为国重用。
“晨征入空谷,仰见百尺桐。”清晨出发进入空荡的山谷,仰头看见一棵高百尺的梧桐。晨起出发,在空阔的山谷中行进,仰望高处,只见一棵高大的梧桐矗立在那里。“晨”“入”“百尺”、“仰见”,都是描写动作和视觉感受。一个“仰”字,不仅写出了作者的主观感受,也表现出梧桐的高峻和清幽。
“枝枝拂青云,叶叶生回风。”梧桐树枝条伸展到云天之上,叶子摇曳,随风飘动。“拂”“生”,都写出了梧桐枝叶与风的关系。
“其根激清泉,泻湍若惊鸿。”梧桐的根冲激着泉水,水势汹涌,如惊鸿疾飞。“激”、“泻”、“若”、“疾”等词语,都写出了水流激荡的气势。
“匠石持斧斤,揕伐离涧中。”匠人手持斧子砍伐树木,离开山涧。“揕”、“伐”两个动词,写出了伐木的过程。
“伯牙一顾此,旋以命良工。”伯牙看见了这棵梧桐,马上把它交给能工巧匠来加工。伯牙善于弹琴,这里借喻伯牙善听音律。“一顾”、“命”两个词,都写出了伯牙对梧桐的喜爱和重视。
“黄金错其尾,白玉为弦徽。”梧桐的尾部镶嵌着黄金,装饰着白色的玉石作为琴弦的徽饰。“黄金”、“白玉”这两个词,写出了梧桐的华丽和高贵。
“饰以合欢绮,檿丝以缭之。”梧桐的尾部装饰着合欢绮,琴弦上绕着檿丝。“合欢绮”、“檿丝”这两个词,写出了梧桐的美丽和精致。
“昔为枯朽质,今登清庙隅。”昔日它只是枯萎腐朽的木材,如今却成为了供奉在太庙里的珍贵物品。“枯朽”、“清庙隅”这两个词,既写出了梧桐曾经的地位低下,又写出了它在今天的地位尊贵。
“贵重非所羡,长愿守根株。”我看重的不是它的贵重,而是希望永远守护它的根和土。“所羡”、“守根株”这两个词,都表达了诗人对梧桐的珍视和依恋。
这首诗通过对梧桐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同时也寄寓了诗人自己的志向和抱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