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晚柴门冷,江城物候迟。
馀寒回北陆,早萼上南枝。
融雪苍山润,严更成角悲。
交游骛渐改,失路更安之。
海阔星分野,天高岛四垂。
鱼龙箕子国,燕雀伍员祠。
身世凭楼迥,乾坤把剑疑。
此生甘橡栗,何日偃旌旗。
药裹封应遍,蹲鸱种颇宜。
人多弃鸡助,儿总让牛医。
米价时贤问,薪刍小吏欺。
浮名劳彼妇,痛饮得吾师。
不寐炉初烬,流年夜巳移。
清霜双鬓动,红烛寸心知。
残史留三箧,孤怀见五噫。
挑灯重起坐,闲和旧题诗。

丙申除夕有感

岁晚柴门冷,江城物候迟。

馀寒回北陆,早萼上南枝。

融雪苍山润,严更成角悲。

交游骛渐改,失路更安之。

海阔星分野,天高岛四垂。

鱼龙箕子国,燕雀伍员祠。

身世凭楼迥,乾坤把剑疑。

此生甘橡栗,何日偃旌旗。

药裹封应遍,蹲鸱种颇宜。

人多弃鸡助,儿总让牛医。

米价时贤问,薪刍小吏欺。

浮名劳彼妇,痛饮得吾师。

不寐炉初烬,流年夜巳移。

清霜双鬓动,红烛寸心知。

残史留三箧,孤怀见五噫。

挑灯重起坐,闲和旧题诗。

【注释】

  1. 丙申:干支纪年法中的丙申年。
  2. 除夕:农历年的年末之夜,家家户户团圆守岁的夜晚。
  3. 柴门冷:用来形容岁月流逝、时光易逝的哀愁。
  4. 江城:指长江以南的城市或地区,泛指南方地区。
  5. 余寒:残余的寒冷气息。
  6. 北陆:北方的陆地,这里代指北方的寒冷之地。
  7. 早萼:即早梅,是梅花的一种,通常在冬天开放。
  8. 融雪:融化的雪水,形容春天来临的景象。
  9. 苍山:青翠的山。
  10. 严更:深夜的钟声,用来比喻时间的流逝。
  11. 交游骛(wù)渐改:交游的人逐渐改变,不再像以前一样。
  12. 失路:迷失道路。
  13. 海阔星分野:形容海景广阔,星辰点点。
  14. 天高岛四垂:形容天空高远,岛屿四边垂挂。
  15. 鱼龙箕子国:古代传说中的箕子被商纣王驱逐到箕子国的故事。
  16. 伍员祠:指伍员(伍子胥),春秋时期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因忠诚于国家而被吴王夫差所杀,其祠庙在今浙江嘉兴。
  17. 身/身世凭楼迥:身/身世:自身/身世,这里指诗人自身的遭遇。凭楼迥:站在楼上眺望,形容诗人感慨自己的身世。
  18. 乾坤:天地,这里指世界、宇宙。
  19. 此生甘橡栗:此生:这一辈子;甘:愿意;橡栗:一种坚果,这里借指简朴的生活。
  20. 何日偃旌旗:何日:何时;偃旌旗:停止旗帜,比喻停止功名利禄的追求。
  21. 药裹封应遍:药裹:药囊,这里指药物;封:密封;应:应当;遍:普遍。
  22. 蹲鸱:方言词,指土豆。这里借指农作物。
  23. 人多弃鸡助:人多:很多人;弃:放弃;鸡助:指帮助别人做事情,这里指帮助他人实现名利。
  24. 儿总让牛医:儿:孩子;总:总是;让:允许;牛医:兽医。
  25. 米价时贤问:时贤:当时贤达;米价:粮食的价格;时贤问:询问价格。
  26. 薪刍(chú):薪:柴草;刍:喂牲畜的草料。
  27. 浮名:虚名;劳:劳累;彼妇:那个妇女,指妻子。
  28. 痛饮得吾师:痛饮:尽情饮酒;吾师:我的老师。
  29. 清霜双鬓动:清霜:清晨的霜;双鬓(bìn):两侧的鬓发;动:惊动。
  30. 残史留三箧(qiè):残史:残破的历史;三箧:三个箱子。
  31. 孤怀见五噫:孤怀:独自心怀;五噫:五个叹息;五噫:古乐府《长歌行》中有“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等句,此处借用表示内心的悲凉和无奈。
  32. 挑灯重起坐:挑灯:点亮灯光;重起:重新坐下;坐:坐着。
    【赏析】
    这是一首抒发自己晚年生活感受与抱负的七绝诗。全诗通过写冬夜的景色、人事变迁、世态炎凉及个人的感慨来表达作者对人生、历史的深沉思考和对未来命运的忧虑。
    首联“岁晚柴门冷,江城物候迟”,以“岁晚”和“物候迟”勾勒出诗人身处南方的冬日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于岁月流逝、时光易逝的感慨。
    颔联“馀寒回北陆,早萼上南枝”,描绘了江南早梅绽放的情景,象征着生命的顽强和希望的重生。然而,诗人却感到岁月如梭,无法把握,这种矛盾心理在他的诗句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颈联“融雪苍山润,严更成角悲”,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赞叹以及对于社会现实的不满。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暗示了自己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尾联“交游骛渐改,失路更安之”,则直接揭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矛盾与挣扎。他虽然已经失去了官场上的一席之地,但仍然希望能够继续追求自己的理想和抱负,这种执着的精神令人感动。
    诗中还多次提及“海阔星分野”、“天高岛四垂”、“鱼龙箕子国”等意象,这些意象分别代表了诗人对于远方、高处、古代文明的向往,以及对于现实社会和人性的思考。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独特,既体现了诗人的个人情感和经历,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历史变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