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草青青几度春,髑髅堆上柳条新。
三更蒲类河头月,偏照还家梦里人。
《边城怨四首·其四》是一首明代诗人彭孙贻的作品,诗中描绘了边疆的凄凉景象和戍边士兵的思家之情。下面是对该诗的逐句释义、译文以及赏析:
诗意解读:边草青青,春天已至,但荒凉的边地依旧显得冷清;髑髅堆上新添柳条,意味着岁月流逝,战争带来的破坏仍在持续;三更时分,蒲类河边月色明亮,照在梦中还家的人身上,让人感到一种深深的孤独与思念。
译文注释:
- 青青的边草已经迎来了春天,它们依然保持着荒凉的状态。
- 髑髅(tuó lóu)堆上新长出的柳条,象征着时间的无情和战争的痕迹。
- 三更时分,蒲类河边的月亮格外明亮,仿佛在照亮回家路上的每一个梦。
- 作品赏析:《边城怨四首·其四》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沉的情感,展示了边疆战士的艰苦生活和对家的深深思念。诗中的“三更”、“柳条”、“月光”等意象,都充满了浓厚的边塞气息和对家的渴望。通过对这些细节的描写,诗人传达出对和平的向往和对战争的反思。
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边疆战士的艰苦生活,也表达了他们对家的深切思念。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表达,诗人成功地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哀愁和希望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