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落榆关木叶稀,家音到日尚春衣。
衔芦多少南飞雁,不似长征客未归。
霜落榆关木叶稀,家音到日尚春衣。
衔芦多少南飞雁,不似长征客未归。
诗句注释与赏析
1. 霜落榆关木叶稀
- 霜落: 表示季节进入深秋或初冬,天气逐渐变冷。
- 榆关: 古代边关要塞的名称,位于今天的河北省。
- 木叶稀: 树木的叶子因为寒冷天气而脱落稀疏,形象地描绘了边关萧瑟的景象。
2. 家音到日还春衣
- 家音: 家书或消息。
- 到日: 到达日期。
- 仍春衣: 穿着春天的衣服,意味着时间已经过了春天,但家人的消息仍然带来温暖和期待。
3. 衔芦多少南飞雁
- 衔芦: 指南飞的大雁。
- 多少: 数量多寡,用以形容大雁的数量众多。
- 南飞雁: 大雁在秋季迁徙南飞,是古人常观察到的自然现象。
4. 不似长征客未归
- 长征客: 泛指长期在外的游子。
- 未归: 没有归来。
- 此句通过对比南飞的大雁与未归的长征客,突出了前者自由自在、后者孤独无助的情感。
译文
霜降时,榆关的树木落叶稀疏,家信一到便已到了春天的时节。大雁南飞,衔着芦苇,它们的数量之多足以让人想象。然而,这和那些远行的游子不同,他们的归期尚未到来。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将读者带到了边关的深秋景象。诗人通过描述霜降后的榆关、家中收到的春天消息以及南飞的大雁,表达了对远方家人的思念之情。尤其是“不似长征客未归”一句,既体现了游子的孤独,又表达了对归途未知的忧虑。整首诗情感细腻、意境深远,是一首表达思乡之情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