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暮柴门久不开,渐惊芳意柳条回。
鬓丝未觉华年改,春色先从旧雨来。
臈月流澌送残雪,江城客思落寒梅。
东风狼籍绨袍冷,故国烽烟入酒杯。

【注释】:

  1. 江春入旧年——江南的春天已经到来了。
  2. 岁暮柴门久不开——到了年终,柴门久久不打开。
  3. 渐惊芳意柳条回——渐渐地惊觉出春天的气息。
  4. 鬓丝未觉华年改——不知不觉中,自己的头发已白,而青春岁月却悄然逝去。
  5. 春色先从旧雨来——春天首先带来了去年的雨水。
  6. 臈月流澌送残雪——新月下,冰块开始融化,带走了残留的积雪。
  7. 江城客思落寒梅——江边的城市中,我的思念随着飘零的梅花而飘荡。
  8. 东风狼籍绨袍冷——东风带着刺骨的寒意,我身上的绨袍也变得冰冷。
  9. 故国烽烟入酒杯——故乡战乱,烽火连天,酒成了我唯一的慰藉。
    【赏析】:
    这是一首写诗人在异乡所感的诗作。首联点明季节,“江春”指江南春天;“入”字写出春天到来之迅速。“岁暮”指一年将尽,即年末;“柴门”是诗人家居之所,“久不开”说明闭门谢客,不愿见人。二句以“渐惊”领起三、四句,由写景转为抒情,写出诗人因时序更替而感到的悲凉之情。颔联写白发和春色。“鬓丝”指自己头上的白发,是因年迈才出现的;“华年”指青年时代,是青春易逝。这两句说:不知不觉中,自己的头发已白,而青春岁月却悄然逝去。颈联写初春景象。“臈月”是新月;“流澌”为冰块融化后水流声;“寒梅”是指冬天里开的花。这两句是写初春的景象:一弯残月高挂,冰层开始溶化,把去年的雪水都带走了。这两句写诗人看到新月、融雪,联想到去年的雪水,想到去年的冬日,因此感到时光飞逝。尾联写诗人伤怀。“江城”指江边的城郭,“故国”指故乡。这两句是写诗人看到战火连天,想到国家动荡不安,因而感到孤独无助。全诗抒发了诗人在异乡漂泊的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