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初送子,千里秣陵游。
淫滪随归旐,栖迟一倚楼。
门风留獬豸,家法在鸤鸠。
尽瘁成多病,怀君涕泗流。

下面是对《初春哭仲妹八首·其三》的逐句解释和赏析:

  1. 诗题与作者
  • 这首诗是明末清初浙江海盐人彭孙贻所作的《初春哭仲妹八首》中的第三首,表达了诗人对逝去妹妹的哀思与怀念。
  • 彭孙贻,字仲谋,一字羿仁,明拔贡生,其父亲因守土而死于赣州,彭孙贻奔走求得遗骸,二十余年来生活简朴。
  1. 原文与译文
  • 原文:“当年初送子,千里秣陵游。淫滪随归旐,栖迟一倚楼。门风留獬豸,家法在鸤鸠。”
  • 译文:我当初送走你时,你千里迢迢去秣陵游玩。滟滪堆随着你归来的船帆,你栖息在一座楼阁。家族的门风被獬豸所守护,家族的规矩就像鸤鸠一样存在。
  • 注释:此句反映了诗人对妹妹离别时的不舍与牵挂。滟滪堆是长江上的一处险滩,象征着旅途的艰险与不易;而家族的门风、规矩则是家族文化的象征。
  • 赏析: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述和丰富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妹妹深厚的感情及其在人生旅途中的独特地位与作用。
  1. 关键词解析
  • “初送”:指诗人初次送别妹妹时的情景,充满了青春的遗憾和不舍。
  • “千里秣陵游”:形容妹妹离开的距离之远,也隐喻了人生的长途跋涉和探索。
  • “滟滪随归旐”:滟滪堆是长江上的一处险滩,此处用它来象征妹妹的归程充满困难和挑战。
  • “栖迟一倚楼”:描述了妹妹在旅途中停留休息的情景,突显了她对家的思念。
  • “门风”和“家法”:这两个词分别代表了家族的风范和规矩,强调了家族传统和文化对个人的影响。
  • “尽瘁成多病”:表达了诗人为妹妹付出的一切最终导致自己身体多病,反映了对妹妹深情的担忧与自责。
  • “涕泗流”:泪水纵横,形容诗人悲伤至极的情感流露。
  1. 背景与影响
  • 这首诗反映了明代晚期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社会环境。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文人多有家国情怀和忧患意识。
  • 彭孙贻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的深切怀念和对家族传统的坚守,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视家庭和伦理道德的特点。

通过对《初春哭仲妹八首·其三》的深入分析,可以更全面地理解彭孙贻的文学成就和他对家庭、社会以及个人情感的深刻感悟。这首诗不仅是文学作品中的经典之作,也是研究明代文人生活和情感世界的宝贵资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