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门支石掩,野卉倚阶栽。
禅自同枯木,人应到大梅。
风生丛竹筱,云积乱山堆。
已忘身为旅,时时扫径苔。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旅庵即事六首和黄梅南音和尚其上座无畏坐脱于盐和尚至盐送之故及 其六》。下面将对这首诗逐句进行解释并给出相应的译文:
柴门支石掩,野卉倚阶栽。
注释:用石头支撑的柴门遮掩着,野外的花草在台阶上生长。
译文:柴门是用石头支撑的,它遮掩着外面的世界;而野草则在台阶上生长,它们似乎与自然融为一体。
赏析: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山村景象,通过“柴门”、“野卉”等意象,展现了乡村生活的朴素之美。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生活的向往和留恋。禅自同枯木,人应到大梅。
注释:禅宗如同枯萎的树木,人们应该效仿大梅的品质。
译文:禅宗的道理就像枯萎的树木一样,而人们也应该效仿大梅那种坚韧不拔的精神品质。
赏析:此诗以“枯木”和“大梅”为喻,强调了禅宗的质朴和坚韧。同时,也提醒人们要学习大梅那种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风生丛竹筱,云积乱山堆。
注释:风吹过竹林丛生的地方,云层堆积在杂乱的山峰之上。
译文:微风吹过,竹林丛生的地方显得生机勃勃;而那些杂乱的山峰上,云雾缭绕,宛如一座座小山峦。
赏析:此诗通过对风、云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已忘身为旅,时时扫径苔。
注释:我已经忘记了自己是一个旅人,常常扫去道路两旁的青苔。
译文:我已经忘记了自己是一个旅人的身份,而是经常清扫道路两旁的青苔,保持道路的整洁。
赏析:此诗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眷恋之情。他通过清扫道路旁的青苔,来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展现了他对家乡环境的关爱和保护。
《旅庵即事六首和黄梅南音和尚其上座无畏坐脱于盐和尚至盐送之故及 其六》是一首描绘山村生活、弘扬禅宗道理和表现诗人情感的作品。通过对柴门、野卉、枯木、大梅等自然元素的描绘,以及风、云、青苔等景物的衬托,展现了一个宁静、和谐、美好的山村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眷恋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