绳床枯坐处,无处说无生。
曲径寡人迹,闲门见物情。
林空闻果坠,水静息蛙鸣。
总未离酬应,流云自送迎。

注释:

绳床:竹制或木制的躺椅,用来坐的。

无生:佛家语,指一切事物皆因缘而生而灭,没有永恒不变的自性。

曲径:曲折的小道。

物情:物象之情,即景物所表现出的情感。

流云:飘动的云朵。

酬应:应答。

赏析:

《旅庵即事六首和黄梅南音和尚其上座无畏坐脱于盐和尚至盐送之故及 其一》,是唐代文学家贾岛的作品。这是一首咏禅诗,诗人通过描写禅僧的日常生活来表达自己对禅宗的理解和感悟。全诗以简练的语言、生动的意象描绘了禅僧的生活状态,表达了诗人对禅宗的崇敬之情。

诗中“绳床枯坐处,无处说无生。”一句,用“绳床”和“枯坐”两个意象,形象地描绘出禅僧们终日盘腿打坐,冥思苦想的状态,这种状态就像是被一根绳子紧紧束缚住一样,无法动弹。同时,“无处说无生”,这句话则表明了禅僧们的心性已经达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他们不再追求世俗的名利和欲望,而是专注于内心的修行和领悟。

接下来的四句诗,则通过“曲径寡人迹,闲门见物情。”两句,展现了禅僧们生活的宁静与淡泊。在这里,“曲径”和“闲门”两个意象,既点明了环境的清幽,也暗示了禅僧们的内心世界。他们远离尘嚣,过着简单而平静的生活,与世无争,心境宁静如水。在他们的生活中,万物皆有情感,即使是一片落叶、一只青蛙,也都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这些都反映出了禅僧们对于自然和生命的深深热爱与敬畏。

最后两句诗则通过“林空闻果坠,水静息蛙鸣。”描绘出一幅宁静的画面。在这个画面中,无论是林中的果实还是池塘里的青蛙,都显得那么和谐与自然。这既反映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的赞美和向往,也表达了他对禅宗生活的一种向往。

这首诗通过对禅僧生活的描绘,展现了禅宗的修行理念和生活态度。它不仅体现了诗人对禅宗的深厚感情,也传达了对于自然和生命的深刻理解。这首诗以其简洁明快的语言和深邃的内涵,成为了中国古代诗歌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