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岫云容紫,蛟关海气黄。
凭高坐磐石,极目尽春光。
苦竹穿泉穴,闲花绕战场。
无人识幽恨,倚杖竟斜阳。

【注释】鹰岫:山名,即鹰峰山。云容紫:形容山色如紫色般美丽。蛟关:指险要处。海气黄:形容海水的颜色,此处借指大海的浩渺气势。凭高:站在高处。坐磐石:坐在岩石上。极目:极目远眺。苦竹穿泉穴:形容竹子生长在泉水旁。闲花绕战场:意思是说闲散的花朵环绕在战场周围。无人识幽恨:意思是没有人理解我的幽恨。倚杖:拄着拐杖。竟:尽、完。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春天景色的诗。诗人在鹰峰山游览,看到了山色如紫色般美丽。同时,他看到山峰高耸入云,海浪浩瀚无际,感受到大自然的壮丽。然而,他并没有被这美丽的景色所打动,反而感到孤独和无助,因为没有人能理解他的心境。于是,他拄着拐杖,继续前行。最后,他感叹自己已经走到了尽头。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

诗人通过对鹰峰山的描写,展现了一幅壮美的画面。这里的山峦叠嶂,云雾缭绕,宛如一位仙女披着紫色的长裙,舞动着优美的身姿。此外,作者还描绘了山峰高耸入云的景象,让人不禁联想到古人所说的“登高而招揽”,仿佛可以触摸到天空。这些生动的景物描绘,不仅增加了诗歌的艺术魅力,也使读者能够更加深切地体会到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诗人通过观察大海的气势,进一步加深了对自然景观的感受。这里使用了“海气黄”这一形象的比喻,将海水的颜色比作黄色,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鲜明。同时,诗人还将目光投向了大海深处,试图从那里寻找更多的奥秘。这种大胆的想象和探索精神,不仅展现了诗人的好奇心,也体现了他对自然的无限向往。

在深入描写自然界的同时,诗人也没有忽视人的情感体验。他通过描绘苦竹穿泉穴和闲花绕战场的场景,表达了一种宁静而又孤独的感觉。这里的“苦竹”象征着生活的艰辛和不易,“闲花”则代表着生命的短暂和美好。两者相互映衬,既展示了大自然的和谐之美,也反映了人类内心的矛盾与挣扎。这种情感的表达方式,既富有诗意又充满哲理,引人深思。

诗人用“无人识幽恨,倚杖竟斜阳”两句结束全诗,表达了自己的孤独和无助。这里的“幽恨”可以理解为内心深处的痛苦和无奈,而“倚杖竟斜阳”则暗示了诗人已经走到了尽头。这种结尾方式,既突出了主题,也留给读者无限的遐想空间,让人回味无穷。

这首《春日山行 其二》以其优美的语言、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中国古代诗词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也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因此,无论是对于古代文学的研究者还是普通读者来说,这首诗都是值得一读再读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