雀啄棠阴鹤卧庭,琴弹花院昼泠泠。
欣传仙吏飞双舄,空笑梁鸿守一经。
草莽岂忘深雨露,布衣只合老山灵。
六年未识君侯面,自愧题诗上画屏。

【注释】

徵:古代乐调名。郑邑侯:诗人自称,指郑蕃。《新唐书•郑蕃传》称:“蕃少孤贫,有至行,为时所重。……年五十余,始得官。”还里屏(yǐn):归隐乡里。屏:屏壁,即屏风。

雀啄:形容小鸟在树上啄食的样子。棠阴:棠梨树的阴凉。鹤卧庭(qín):鹤停息在庭院中。

琴弹花院:在花草环绕的院子里弹琴。泠泠(líng líng):声音清脆悠扬。

欣传仙吏飞双舄(xì):欣喜地听说仙吏飞来两只玉足。双舄:双履,指仙人所乘之鞋,相传能飞行。

梁鸿守一经:用梁鸿守志不仕的故事自谦。

草莽:田野。深雨露:深恩厚泽,比喻知遇之恩。布衣:平民百姓的衣服。

山灵:山神,喻指高洁的品格。六年未识君侯面:六年来未曾见过你。君侯:对人的尊称,这里指郑蕃。

自愧题诗上画屏:惭愧自己所写的诗句被挂在了屏风上。

【赏析】

这是一首借咏物抒怀的五言绝句。全诗从“还里屏”三字落笔,先写景,后抒情,层次井然,脉络清晰。前四句描写郑蕃居里的幽雅环境;后六句则表现诗人对郑蕃的敬仰之情及未能见面的憾事。

“雀啄棠阴鹤卧庭,琴弹花院昼泠泠。”首两句点明地点是郑蕃居里的环境。棠阴、鹤、花院等词,都渲染出一种静谧、闲逸的环境气氛。“雀啄”和“琴弹”相照应,又以“泠泠”二字形容琴声,使画面更富有诗意。

“欣传仙吏飞双舄,空笑梁鸿守一经。”第三句紧承第一句中的“还里屏”,写诗人听到有关郑蕃的消息而喜出望外。“欣传”、“空笑”两个短词,既写出了诗人的心情,也写出了他的遗憾。“梁鸿守一经”一句,既是说郑蕃,也是说自己,暗含着诗人的抱负无法得到施展,只好退而隐居。

“草莽岂忘深雨露,布衣只合老山灵。”第四句承上启下,由“梁鸿守一经”引出自己的处境。诗人虽然身处草野,但却不会忘却深恩大德。这两句既表达了他淡泊名利、不求功名利禄的思想,同时也表明了他甘于隐居的决心和态度。

“六年未识君侯面,自愧题诗上画屏。”最后两句是这首诗的最后一句,也是整首诗的总结。诗人与郑蕃相识已久,但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未能见面,现在总算盼来了相见的机会,但遗憾的是,诗人已经多年没有见到过郑蕃的面容了。“自愧题诗上画屏”既表现了他对郑蕃的喜爱,也反映了他对郑蕃的思念之情。

此诗语言朴实,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难得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