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君忘坐久,白露已沾衣。
去路知非远,无家何处归。
逢人泪暗下,作客事多违。
此夕维舟待,心惊燕子矶。

燕子矶迟人不至其一

释义:

这首诗是杜甫在安史之乱后流落江南时所作,表达了诗人漂泊无依的苦闷心情。全诗共八句,每句都充满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亲人的牵挂。

译文:

等待您的时间很长了,白露已经打湿了您的衣物。

去的路并不远,但您却不知该往哪里归家。

遇见了路人就忍不住流泪,做客的生活总是与愿望相违。

在这夜中停泊舟船等待着,心中惊惶不定只因为燕子矶。

注释:

  1. 燕子矶:位于今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长江北岸,因江中有形似燕子的礁石而得名。
  2. 迟君忘坐久:指长时间地等待您的到来。君,是对对方的尊称。
  3. 白露已沾衣:白露时节,天气转凉,露水增多,所以衣服上会沾上白露。
  4. 知非远:知道距离并不遥远。
  5. 无家何处归:没有家,不知道该往哪个方向回家。
  6. 逢人泪暗下:遇见了别人就忍不住落泪。
  7. 作客事多违:作为客人的生活总是与自己的期望相违。
  8. 此夕维舟待:今天晚上停泊船只等待。此夕,指的是这个夜晚;维舟,即停船。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在安史之乱后流落江南时所作,表达了诗人漂泊无依的苦闷心情。全诗共八句,每句都充满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亲人的牵挂。
    第一句“燕子矶迟人不至”,描绘了诗人在燕子矶等待友人的情景。这里,诗人用“迟”字来形容自己等待的时间之长,用“人不至”来表达内心的孤独和无助。燕子矶位于今天的江苏南京,是一个著名的旅游景点,但在这里诗人只能看到江中的礁石,而无法见到期待中的友人。
    第二句“迟君忘坐久”,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等待的心情。这里的“迟君”可以理解为“等待您”,“忘坐久”则表示时间过得很慢,诗人一直在等待。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思念,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焦虑和不安。
    第三句“去路知非远”,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心和担忧。这里的“去路”可以理解为友人即将离开的方向,而“知非远”则表示虽然知道友人离开的距离可能并不遥远,但仍然感到担心。这句诗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心之情,以及对离别的不舍。
    第四句“无家何处归”,揭示了诗人漂泊在外的生活现状。这里的“无家”可以理解为没有固定的住所,而“何处归”则表示不知道自己应该回到哪里。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在动荡时期所经历的颠沛流离之苦,以及他对安定生活的渴望。
    最后两句“逢人泪暗下,作客事多违”,表达了诗人在旅途中遇到他人时的感慨和无奈。这里的“逢人”可以理解为与其他人相遇,而“泪暗下”则表示在与人相遇时情不自禁地落下泪水。这句诗既表现了诗人内心的伤感,也反映了他作为客人所面临的种种困境。
    整首诗通过描绘等待友人、关心朋友、感受漂泊之苦等场景,展现了诗人在动荡时期所经历的心酸与无奈。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安定生活和亲情的渴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