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事通侯,酬郢曲、樽前红豆。
遇军变、江州烽火,洞庭遗叟。
万马东来流竟断,六龙南幸城如斗。
看三宫、卓幰发临安,伤心否。
峰第一,夸旧口。
泉第二,传新手。
掩春申珠履,孟尝鸡狗。
对我欲舒苏岭啸,当筵尚说元王酒。
谢桃花、潭水殢行舟,汪伦又。
【注释】
满江红:词牌名,又名“金缕曲”。
秦园:秦观的园林别墅。
顾伊人:指唐玄宗与杨贵妃。
樽前:酒杯之前。
郢(yǐng)曲:楚地的一种歌曲。
军变:指元兵占领江州的事。江州:即江西九江。
遗叟:被元兵俘虏的老汉。
东来:指元兵从北方东来。
南幸:指元世祖忽必烈南渡到临安(杭州)。
三宫:皇宫。
峰第一:指秦观的号,字公辅。
泉第二:指秦观的号,字少游。
掩春申珠履:掩映春申浦上的珍珠鞋。春申浦,春秋时吴国都城,今上海市黄浦区。
孟尝鸡狗:孟尝君的门客。孟尝君,姓冯名婴,战国时魏国人,曾以好客而闻名于世。
谢桃花:谢家有桃花潭,李白《赠汪伦》诗中有“桃花潭水深千尺”之句。
行舟:乘船。
汪伦:李白的朋友。
【赏析】
此词作于淳熙八年(公元1181年),词人任江东安抚使兼知建康府事。上阕写自己与歌者邂逅在秦园,下阕写自己的感慨。上阕起首二句,点明时间、地点和人物。当时,元兵已进占江州,诗人正隐居秦园中,偶遇一位唱着《满江红》词的苏生,遂以唐玄宗与杨贵妃故事相喻,抒发了对国家兴亡的感慨。
“曾事”四句,追忆往事。当年,自己曾任通判,因《满江红》一词而受到赏识。如今,元兵攻陷江州,又如当年一样,流窜到南方,城中一片惊慌。这两句是说,当元兵来到江州时,城内百姓惊恐不安,就像当年一样。“万马”五句,描绘了当时的景象。元军东来后,战马奔腾,尘土飞扬;皇帝车驾向南而行,京城犹如一把巨斗。这里用比喻的手法,形容了当时元军的气势十分浩大。
“看”以下六句,抒写了作者的感受。看到这样的情景,不禁想起历史上的三宫被俘之事。当年,唐玄宗与杨贵妃曾在宫中欢宴作乐,后来却被迫出逃长安,最后在马嵬坡被迫自缢身亡。如今,自己也到了这个地步。“峰第一”,指的是自己曾经担任过的官职。“泉第二”指的是自己的别号。“掩春申珠履”暗指自己曾经有过的荣华富贵。“对我欲舒苏岭啸”,意谓我面对眼前的困境,也像那岭中的猿猴一样发出凄厉的啸声。“谢桃花”,“潭水殢(tì)行舟”,都是说自己要感谢那些曾给予自己帮助的人,并表示永远不忘他们的恩情。“谢桃花”一句是说,自己之所以能活下来,是因为谢家的桃花潭水救了自己的命。“汪伦”两句是说,自己感激汪伦的友情,希望永远保持这份友谊。
这首词语言朴实无华,但意境深远。作者通过对历史往事的回忆和感慨抒发了自己的壮志未酬之情,表达了对国家兴亡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全词情感饱满,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