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过碧溪湾。
来望风帆。
晴明今日袖馀寒。
还是隔年残雪也,半覆青山。
征戍几人还。
野哭潸潸。
人生行乐傍乡关。
准备一株邛竹杖,游戏花间。
【诗句解释】
浪淘沙 登桥:浪淘沙是一种曲调名,这里指的是一首曲子名《浪淘沙》,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作品。
行过碧溪湾:走过碧溪湾,意味着经过或抵达了碧溪的尽头。
来望风帆:过来看风吹着的船帆。
晴明今日袖馀寒:晴朗的天气里,衣袖里还残留着些许寒冷。
还是隔年残雪也,半覆青山:还是像隔年的残雪一样,覆盖着青山半边。
征戍几人还:征戍是指驻守边疆的军队。
野哭潸潸:野地里传来阵阵哭泣声。
人生行乐傍乡关:人生应该追求快乐,在家乡周围游玩。
准备一株邛竹杖,游戏花间:准备好一根邛竹杖,在花丛中游玩。
【译文】
我走过碧溪的尽头,眺望着飘荡的帆船。
晴朗的日子里,衣袖里还残留着些许寒冷。
仍然是那些去年的残雪,覆盖着青山的半边。
驻守边疆的军队,又有几人归来?
野地中传来阵阵哭泣声,令人心酸。
人生应该追求快乐,在家乡周围游玩。
准备一根邛竹杖,在花丛中游玩。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描绘的是作者在旅途中见到的景色和听到的声音。诗中表达了作者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人生短暂和快乐的感悟。
首句“行过碧溪湾”,描绘了作者行走在宽阔的碧溪之上的景象,碧溪湾是一片宁静的地方,作者在这里停留,欣赏着眼前的美景。
第二句“来望风帆”,则是描写了作者看到远方的船只,随风飘动的帆影。这里的“望”字表达了作者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暗示了作者对未来的期待。
第三句“晴明今日袖馀寒”,则是描述了晴好的天气和衣袖中的余寒。这里的“晴明”一词,不仅描绘了晴朗的天气,也暗示了作者内心的平静和安宁。而“余寒”则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期待。
第四句“还是隔年残雪也,半覆青山”,则是对前文的深化,描绘了残雪覆盖下的青山,以及春天的到来。这里的“隔年”一词,既表示时间的流逝,又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深深思念。
第五句“征戍几人还”,则是对前文的进一步拓展,描绘了驻守边疆的军队的归来。这里的“几人”一词,既表达了数量的稀少,又反映了战争的影响和对和平的渴望。
第六句“野哭潸潸,人生行乐傍乡关”,则是对前文的情感升华。这里的“野哭潸潸”描绘了野地中的哭声,反映了战争的残酷和对和平的渴望。而“人生行乐傍乡关”则表达了人生短暂,应该珍惜当下,享受生活的美好。
最后一句“准备一株邛竹杖,游戏花间”,则是对整首诗的情感总结。这里的“准备”一词,不仅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准备和期待,也暗示了对未来的乐观和希望。而“游戏花间”则是对生活的态度和方式的展现,即在生活中寻找乐趣,享受美好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