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轩临秀野,信是幽人居。
炎气远不到,花竹自扶疏。
群葩霭春芳,喜荫含夕虚。
境胜固云适,况复有琴书。
讽咏佳游外,留连清赏馀。
应知独乐意,无复慕华裾。
《题秀野轩》
高轩临秀野,信是幽人居。
炎气远不到,花竹自扶疏。
群葩霭春芳,喜荫含夕虚。
境胜固云适,况复有琴书。
讽咏佳游外,留连清赏馀。
应知独乐意,无复慕华裾。
注释:
- 高轩临秀野:高高的轩车靠近秀丽的田野。
- 信:确实、实在。
- 炎气:炎热的气息。
- 花竹:指春天的花木和竹子,此处特指竹子因为春天才茂盛,故称花竹。
- 喜荫含夕虚:喜悦地在树荫下享受晚风。
- 境胜固云适:环境优美自然是最合适的。
- 况复有琴书:况且还有琴棋书画等文雅之物。
- 讽咏:即“讽吟”,用诗词歌赋来表达情感。
- 留连清赏馀:欣赏美景之余,不愿离开。
- 应知:应当知道。
- 独乐:独自享受的乐趣。
- 无复:不再。
赏析:
《题秀野轩》是唐代诗人王绩创作的一首五言诗。此诗写于王绩隐居于家乡期间,描绘了秀野轩周围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气息。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追求,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人生境界。
首联“高轩临秀野,信是幽人居。”直接点明主题,诗人站在高高的轩楼上,俯瞰着美丽的田野,这确实是一个幽静的居所。这里的“高轩”指的是轩楼,而“秀野”则是美丽的田野的意思。诗人通过这样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颔联“炎气远不到,花竹自扶疏。”进一步描绘了秀野轩周围的景色。这里,“炎气”指的是炎热的暑气,而“花竹”则是指春天的花木和竹子。诗人用“扶疏”来形容花竹茂盛的样子,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这两句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秀野轩周围的美丽景色和宁静氛围。
颈联“群葩霭春芳,喜荫含夕虚。”则转入了对花卉的描写。这里的“群葩”指的是各种美丽的花朵,而“霭春芳”则是指春天的气息弥漫开来,使整个景象充满了生机。诗人用“喜荫含夕虚”来形容自己在夕阳下的树下享受美景的情景,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之情。
尾联“境胜固云适,况复有琴书。”总结了前四句的意境。这里,“境胜”指的是优美的环境,而“琴书”则是古代文人必备的文房四宝之一。诗人认为,在这样的环境中读书写字,无疑是非常适宜的。最后两句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向往。他不仅满足于眼前的美景,还希望能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去品味其中的文化内涵。
整首诗通过对秀野轩周围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同时,诗人也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文雅生活的向往,使得整首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