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沦三湘,荆楚霭七泽。
奔流汛夕涨,遐渚敛暝色。
飞帆云外去,旅雁烟中集。
狂飙激洪涛,落景度赤壁。
凭高欲望舞,歌些怜吊屈。
木落秋风清,天低暮山碧。
待济无方舟,徒令叹行役。
【注释】
题江霅川:在浙江嘉兴南,今名南湖。
沦三湘、荆楚:指洞庭湖和长江流域的广大地区。
七泽:泛指南方各地。
奔流汛夕涨:指大水汹涌,夕阳西下时水位上涨。
遐渚:远处的小洲。
敛暝色:收敛傍晚的暮色。
飞帆云外去:指船帆在天边飘动。
旅雁烟中集:指候鸟归群,在烟雾中聚集。
狂飙激洪涛:指狂风激起波涛汹涌澎湃。
落景度赤壁:指夕阳映照的景色越过山峡。
凭高欲望舞:站在高处,希望有如舞蹈般飘逸。
吊屈:屈原自沉于汨罗江,为吊唁之典。
木落秋风清:树叶凋零,秋风清爽宜人。
天低暮山碧:天幕低垂,远山如黛,色彩斑斓。
待济无方舟:等待渡江没有船只。
徒令叹行役:白白地叹息自己奔波劳碌。
【赏析】
此诗是作者游览江南一带后写的一组五言古诗,共五首。第一首写洞庭湖与长江流域广大地区的壮丽景观;第二首写江上日落时的景象;第三首写江上傍晚时的情景;第四首写诗人登高远望、欲舞而未能的情景;第五首写秋风吹来,诗人感叹自己行役无定,漂泊不定的生活。
全诗写景抒情,情景交融,富有生活气息。诗中的景物描写细腻生动,特别是对风物的描绘,如:“奔流汛夕涨”一句写出了江水的奔腾之势;“霞散绮,月沉钩”两句则描绘出日落时分的宁静之美;“飞帆云外去”、“烟中集”两句,又写出了江上晚景的空蒙之态。这些诗句都写得非常传神,使人如临其境。
在于抒发诗人因仕途坎坷而引起的感慨之情。他以“狂飙激洪涛,落景度赤壁”二句,表现了诗人的豪迈情怀,也暗寓了自己不随波逐流的高尚志趣。然而,由于现实的无情和个人的无力回天,诗人只能徒然发出“待济无方舟”的悲凉叹息。因此,这首诗既是诗人壮游江南时所见所感的真实记录,同时又反映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复杂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