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色金门曙,微风锦缆牵。
楼船开大漠,滩濑倒长天。
折柳沾宫雨,收帆卷塞烟。
山平齐野出,河尽汉江连。
作赋芜城暮,怀人桂水悬。
荷衣裁夏渚,药裹洗春泉。
树入津亭断,云从石窦穿。
众人竞紫绶,斯道付朱弦。
雅颂余甘后,薜萝尔独先。
南溟千顷月,到日自应圆。
【注释】
霞色金门曙(:)微风锦缆牵(:)楼船开大漠,滩濑倒长天(:)折柳沾宫雨(:)收帆卷塞烟(:)山平齐野出(:)河尽汉江连(:)作赋芜城暮(:)怀人桂水悬(:)荷衣裁夏渚(:)药裹洗春泉(:)树入津亭断(:)云从石窦穿(:)众人竞紫绶(:)斯道付朱弦(:)雅颂余甘后(:)薜萝尔独先(:)南溟千顷月(:)到日自应圆
【赏析】
《送子藩李勋部归南海》,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送别诗。此诗写景抒情兼而有之,以壮阔的景色衬托出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和对其前途的美好祝愿。
首联:“霞色金门曙,微风锦缆牵。”描绘出了一幅绚丽多彩的画面,在朝霞的映照下,城门显得更加辉煌耀眼;在微风的吹拂下,锦缆如蛟龙般地伸展开来,牵引着远去的船只。这里,“霞色”、“锦缆”等意象丰富了色彩与动态,使得画面更具生动性与吸引力。
颔联:“楼船开大漠,滩濑倒长天。”则将视角转向了大海。楼船在茫茫大漠中航行,仿佛是一艘巨大的战舰;滩濑在长天的映衬下,倒映在海面上,宛如一条条银色的长带。这句描绘了大海的辽阔与壮美,让人不禁感叹自然之力的伟大与神奇。
颈联:“折柳沾宫雨,收帆卷塞烟。”继续描绘海景。折下的柳枝沾上了宫外的雨露;收起的帆篷卷起塞上的云雾。这两句诗通过描绘柳枝、宫雨、帆篷、塞烟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氛围,使整个画面更加富有诗意与意境。
尾联:“山平齐野出,河尽汉江连。”则由近及远,描绘出一幅壮阔的山水画卷。山峦起伏,与平原相平齐;江河蜿蜒,直至汉江之边。这里,“山平”与“河尽”形成了一种空间上的对比,使整幅画面更加富有层次感与动态感。
最后两联则转入了作者的内心世界。“作赋芜城暮”,抒发了诗人对故都的怀念之情;“怀人桂水悬”,则是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这两联诗以抒情为主,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受与思考。
尾联:“荷衣裁夏渚,药裹洗春泉。树入津亭断,云从石窦穿。”则进一步描绘了自然景物的美丽与奇特。荷衣、药裹、津亭、石窦等意象丰富而独特,使得整幅画面更加具有艺术感染力。
末联:“众人竞紫绶,斯道付朱弦。”“紫绶”指的是高官显贵所佩戴的绶带,“朱弦”则是指乐器中的弦乐部分。这里,“众人竞紫绶”形象地描绘了官场中的争斗与竞争,而“斯道付朱弦”则表达了诗人对于音乐的热爱与追求。这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于官场生活的无奈与感慨,又展现了其内心世界的复杂与深邃。
全诗通过描写壮丽的自然景观和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展现了诗人豪放洒脱的个性特点和高洁的人生理想。同时,诗歌也体现了李白诗歌的艺术特色,即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