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娄过原宪,无事苦留宾。
不识今朝贵,还疑旧隐沦。
羹蔬胜肉味,酌醴比醪醇。
丘壑道常在,田园情更亲。
双钩窗下草,数卷架中尘。
金马喧何避,桑枢辙屡新。
饭儿同脱粟,衣仆尚悬鹑。
有室堪容膝,无财可累身。
祇言因宦达,何事以官贫。
欲待抛簪绂,归寻南涧蘋。
【注释】
过高比部:唐人有高仲武者,官至中书舍人。正甫,即张正甫,字正甫,河南洛阳人。斋中小酌:指在书房里设酒招待客人。黔娄过原宪:黔娄为战国时期的一位隐士。原宪(公元前517-456)是孔子的弟子,他贫贱不改其乐,不事权贵,常穿粗布衣服,吃野菜,孔子说他像黔娄一样清贫。无事苦留宾:原宪虽贫,但能安贫乐道,不以贫贱为意,所以主人挽留他吃饭。羹蔬胜肉味,酌醴比醪醇:原宪虽然贫穷,但是能吃到美味的食物和美酒,这是值得高兴的。丘壑道常在,田园情更亲:原宪喜欢隐居,田园生活让他感到更加亲切。双钩窗下草,数卷架中尘:书房里的窗户下长满了草,架子上摆满了书籍。金马喧何避:金马门是汉代皇宫内的一个门,因汉武帝曾用铜马装饰而得名,这里指代朝廷。桑枢辙屡新:桑木做的车轮经常被换新。饭儿同脱粟,衣仆尚悬鹑:原宪的儿子叫饭儿,仆人的衣服破旧得像鹑鸟的羽毛。有室堪容膝,无财可累身:有一个简陋的房子可以居住,没有钱财也不至于拖累身体。祇言因宦达,何事以官贫:原宪只说是因为做官而富有,哪还有什么以官职贫困为理由的呢?欲待抛簪绂,归寻南涧蘋:想要抛掉官帽和绶带,回到南边的山涧中去采苹菜。
【赏析】
《贫士诗》共八首,这是其中的第四首。这首诗是张正甫宴请原宪时所作,表现了作者对原宪安贫乐道、恬淡宁静的生活态度的赞美。
全诗前四句写原宪的贫富观;后四句写诗人与原宪的交往,表达了诗人对原宪的敬仰之情。
“黔娄过原宪,无事苦留宾。”黔娄是春秋时期鲁国人,名黎,字子国,以隐居而著称。原宪,孔子弟子,姓宪名原,字子思,鲁国人。两人都以清贫自守。原宪住在陋巷之中,过着箪食瓢饮的生活,而黔娄却住在公家的仓库旁边,过着丰衣足食的生活。
“不识今朝贵,还疑旧隐沦。”意思是说,我不认识现在的主人,还以为他是过去的隐士。
“羹蔬胜肉味,酌醴比醪醇。”意思是说,虽然菜肴不如肉的味道鲜美,但比起那些糟糠之妻的浊酒,却要好得多了。
“丘壑道常在,田园情更亲。”意思是说,我常常在山水田畴之间徜徉游历,这种田园风光使我倍感亲切。
“双钩窗下草,数卷架中尘。”意思是说,窗下的草长得茂盛,书架上的书落满灰尘。
“金马喧何避?”意思是说,金马门外车马喧闹得厉害,我为什么要躲开呢?“桑枢辙屡新。”意思是说,桑树下的车轮经常被换新,我为什么要躲开呢?
“饭儿同脱粟,衣仆尚悬鹑。”意思是说,儿子吃的饭与脱粒的粟米差不多,仆人的衣服破烂得像鹌鹑的羽毛。
“有室堪容膝,无财可累身。”意思是说,我有一间小屋足够让我躺下休憩,没有钱财也不至于拖累身子。
“祇言因宦达,何事以官贫?”意思是说,我只说因为做官而富有,哪还有什么以官职贫困为理由的呢?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原宪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抒发了自己的仕途失意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