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储昔未定,谏者何悲辛。
力尽满朝士,功归四老人。
是谋非圣主,兹议起廷臣。
左掖囊封盛,东朝羽翼新。
一言谁止辇,丹地子批鳞。
削迹还南海,登舟望北辰。
莺声怜逐客,草色送归津。
远水孤臣泪,他乡万里身。
帝歌黄鹄举,君咏紫芝春。
遥想重轮日,当迎园绮宾。

诗句释义与赏析

第一句:“汉储昔未定,谏者何悲辛。”

  • 解释:汉朝的储君尚未确定,谏议官们因此深感忧愁和悲伤。
  • 关键词:汉储、谏者
  • 注释:这句表达了古代君主继承权未定时,朝臣因政治变动而感到忧虑和不安。
  • 赏析:反映了古代政治斗争的复杂性和谏议官在国事中的重要作用。

第二句:“力尽满朝士,功归四老人。”

  • 解释:所有能出力的朝臣均已尽力,但功绩归于四名老臣。
  • 关键词:朝士、四老人
  • 注释:指出尽管有众多朝臣,但实际的功绩主要归功于少数资深的老臣。
  • 赏析:突显了老成的忠臣对国家的重要贡献。

第三句:“是谋非圣主,兹议起廷臣。”

  • 解释:提出的计谋并非出自圣明之主,而是朝廷中的意见领袖。
  • 关键词:是谋、圣主、廷臣
  • 注释:暗示决策并非出自明智的领导者,而是朝廷内部的争议所致。
  • 赏析:揭示了宫廷内部权力的斗争和决策的不透明性,反映了古代政治中的阴谋论色彩。

第四句:“左掖囊封盛,东朝羽翼新。”

  • 解释:左丞相的权势如囊中之物般丰富,东宫的势力如新长出的羽翼般强大。
  • 关键词:左掖、囊封、东朝
  • 注释:描绘了当时朝廷两大势力的对比和平衡。
  • 赏析:通过比喻手法,形象地展示了当时朝廷内外的权力格局。

第五句:“一言谁止辇,丹地子批鳞。”

  • 解释:谁能阻止皇帝的决定?只有被贬谪之人敢于直言。
  • 关键词:一言、止辇、丹地子
  • 注释:表达了谏议官员面对皇权时的挑战和困境。
  • 赏析:强调了谏言者在政治高压下的坚持和勇气。

第六至第八句:“削迹还南海,登舟望北辰。”

  • 解释:辞去官职回到南海的隐居生活,登上船只望向北方寻求心灵的慰藉。
  • 关键词:削迹、还南海、北辰
  • 注释:描述了一种从朝廷到民间的退隐生活选择。
  • 赏析:反映了一些官员为了避风头选择隐退或流亡的行为。

第九至第十二句:“莺声怜逐客,草色送归津。”

  • 解释:听到黄莺的叫声同情离别的人,看到绿草的颜色为归途送别。
  • 关键词:莺声、草色、逐客、归津
  • 注释:描绘了自然景色与人的情感交织的场景。
  • 赏析:通过自然界的细节表达了诗人对离别之情的深切感受。

第十三至第十五句:“远水孤臣泪,他乡万里身。”

  • 解释:遥想远方的水波荡漾,我独自一人在异乡。
  • 关键词:远水、孤臣、万里身
  • 注释:反映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深切思念以及在外漂泊的孤独感。
  • 赏析:突出了远离家乡的痛苦和对故土的眷恋。

第十六句:“帝歌黄鹄举,君咏紫芝春。”

  • 解释:君王高歌黄鹄展翅飞翔,君子咏诗赞美紫芝春意盎然。
  • 关键词:帝歌、黄鹄、君咏、紫芝
  • 注释:通过象征性的意象表达了君臣和谐及君子品德的美好。
  • 赏析:以自然景物喻人,展现了高尚情操和理想追求。

第十七句:“遥想重轮日,当迎园绮宾。”

  • 解释:遥想那天重轮日月交替的日子,那时园绮君将来到我的门前。
  • 关键词:重轮日、园绮宾
  • 注释: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期待和向往之情。
  • 赏析:寄托了诗人的理想与希望,体现了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综合分析与总结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古代文人在政治风波中的生存状态和精神追求。诗中通过描绘宫廷内的权力斗争、谏议官的艰难处境以及诗人的个人情感,深刻反映了那个时代社会的政治现实和个人命运的波折。同时,诗中也流露出对自然和理想的热爱,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