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有佳人,安居在深闱。
贞静备淑德,婉娈多令姿。
中馈素所谙,女红亦其宜。
奈何家贫薄,良媒不相知。
桃夭未见赋,摽梅已愆期。
邻人为兴叹,彼心终不移。
嫁郎须柯斧,大节安可亏。
世间苟得者,视之良忸怩。
注释:
柏台感兴 其二:在朝中的官员,看到美丽的女子。
南国:南方的国度。
佳人:美人。
深闱:内宫深处。
贞静:品德纯洁。
淑德:美好的道德。
婉娈:柔美。
令姿:美好的容颜。
中馈:妇女管理家务。
女红:刺绣等女事。
奈何:为什么,表示原因。
家贫薄:家里贫穷。
媒妁(méi shuò):古代媒人的代称。
桃夭:指美女出嫁。
摽梅:比喻美女早嫁。
邻人:邻居。
兴叹:因某种情况而叹息。
彼心:他的心思。
嫁郎:嫁给男子。
须柯斧:必须像砍柴斧头一样。
节:操行。
苟得者:轻易得到的人。
忸怩(niǔ ní):害羞的样子。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元稹的作品。元稹是唐穆宗的长孙、唐敬宗的异母弟和文宗皇帝的外甥,宰相裴炎的女婿,著名诗人。他的诗作以内容贴近现实,风格直白通俗而著称。这首诗是一首描写婚姻问题的小诗,通过一个女子的婚姻遭遇,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象,同时也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不公不义。全诗共八句,每一句都有其独特的含义与内涵。
第一句“南国有佳人”,直接点名了人物,并暗示了人物的身份和背景,为后续情节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第二句“安居在深闺”,进一步描绘了人物所处的环境,为读者提供了更多的信息。接下来的几句则描绘了人物的性格特点,如“贞静备淑德,婉娈多令姿”,表现了她高尚的道德品质和优美的外貌。然而,“奈何家贫薄,良媒不相知”两句却突然转折,揭示出她的婚姻困境,让人心生感慨。
诗人又描绘了周围邻居对她的看法和态度,如“桃夭未见赋,摽梅已愆期”。这两句既形象地描述了她的美丽,也暗示了她的不幸命运。紧接着,诗人又用“邻人为兴叹,彼心终不移”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周围邻居对这一悲剧的同情与无奈。最后,诗人总结全文,表达了自己的感慨之情:“嫁郎须柯斧,大节安可亏。”这是整首诗的主题思想所在,也是诗人希望人们能够认识到婚姻的真正意义和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