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有农夫,耕获美璧。
以示其邻,诳谓怪石。
归置庑下,光照一室。
疑是怪征,弃诸远陌。
夫苟弗知,至宝轻掷。
世多若人,贤圣灭迹。

注释:

  1. 魏有农夫,耕获美璧。
    译文:在魏国有一个农夫,他耕种田地时获得了一块精美的玉璧。
    赏析:这句诗描述了一位农民辛勤劳作后收获了一块珍贵的玉璧。通过这个场景,诗人表达了对勤劳的赞美和对劳动成果的珍视。
  2. 以示其邻,诳谓怪石。
    译文:他把这块玉璧拿给邻居看,邻居却认为它是块奇怪的石头。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邻里之间因为对玉璧的不同看法而产生的误会。诗人借此表达了对于人们因无知而产生的偏见的批判。
  3. 归置庑下,光照一室。
    译文:他将玉璧放在屋檐下,整个屋子都被照亮了。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玉璧带来的光明,象征着玉璧的价值和魅力。同时,它也反映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和赞美。
  4. 疑是怪征,弃诸远陌。
    译文:有人觉得这玉璧不寻常,便将其丢弃在远处。
    赏析:这句诗揭示了人们对于未知事物的恐惧和怀疑,以及对于权威和专家意见的盲从。这也体现了诗人对这种现象的批判和反思。
  5. 夫苟弗知,至宝轻掷。
    译文:如果不了解真相,那么珍贵的东西就会被轻易地丢弃。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知识的重要性和对于真理的追求。它鼓励人们在面对问题时要有自己的判断,不要轻易被表面现象所迷惑。
  6. 世多若人,贤圣灭迹。
    译文:社会上有很多这样的人,真正的圣人和贤者都消失了无踪。
    赏析:这句诗揭示了社会的虚伪和道德沦丧的现象。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社会道德的担忧。
    整首诗通过对农夫与邻居之间的故事进行描绘,展现了人性中的贪婪、无知和虚伪。诗人以寓言的形式揭示了社会现象的弊端,表达了对真理的追求和对道德的坚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