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短棹倚江干,卧听楼头玉琯残。
歌断吴门人罢市,佩空秦馆客凭栏。
鱼龙扰扰秋潮落,鸾凤双双夜月寒。
听彻古今无限恨,高阳且付酒杯乾。
诗句释义及赏析:
- 月夜江上闻箫 - 描绘了一个寂静的夜晚,月光下的江面上,一位吹箫者在江边吹奏。箫声悠扬,穿透夜空,回荡在江面上。这一句通过“月夜”和“箫声”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沉的氛围。
- 西江短棹倚江干,卧听楼头玉琯残 - 描述了诗人坐在江边的短棹上,静静地听着楼上传来的箫声。这里的“玉琯”指的是古代的一种乐器,象征着高雅与清雅。诗人通过“卧听”和“楼头玉琯残”,展现了他沉浸在音乐中、忘却一切的姿态。
- 歌断吴门人罢市,佩空秦馆客凭栏 - 当箫声结束时,原本热闹的市集也变得冷清,人们纷纷散去。而那位在秦馆(可能指某个有历史背景的地方)的客人也离开了栏杆,表达了一种失落或寂寞的情感。
- 鱼龙扰扰秋潮落,鸾凤双双夜月寒 - 描述了秋季江潮的涌动以及夜晚月亮的寒冷。这里的“鱼龙”和“鸾凤”都是中国传统中的吉祥物,这里用来象征美好的景象和祥瑞的气息。
- 听彻古今无限恨 - 通过“听彻古今”表达了时间跨度之长,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都能从这箫声中感受到无尽的哀愁。这一句深化了诗歌的情感深度,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对过往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迷茫。
- 高阳且付酒杯乾 - 最后一句“高阳”可能是对前文“听彻古今无限恨”的一个回应,也可能是对酒的赞美。总之,这句话鼓励人们以喝酒来消解心中的悲痛,同时也表达了对生活的一种豁达态度。
整首诗通过描绘一幅宁静的月夜江景图,并结合箫声这一核心元素,传达了诗人深深的情感体验。从个人感受到历史变迁,从日常生活到对生命的感慨,诗歌跨越时空,触及心灵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