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台秋日草荒凉,故老犹能说汉皇。
歌罢三侯悲击筑,身居万乘更思乡。
长陵魂魄风云往,原庙丹青岁月长。
往事徒劳增感慨,寒城几度立斜阳。

【注释】

歌风台:指汉代王粲在荆州作赋《登楼赋》时,曾登高眺望汉水东流之景,因怀念故国而作此赋。后人们以“歌风台”代称怀古之作。

高台秋日草荒凉,故老犹能说汉皇:“高台”是汉水东流的一座小山,山上有台;“故老”,指过去在荆州作赋时的友人;“说汉皇”是回忆当年王粲作《登楼赋》时所怀想的汉帝刘秀。

歌罢三侯悲击筑:“三侯”指汉文帝刘恒、武帝刘彻和孝明皇帝刘庄,他们都是西汉有名的皇帝;“击筑”是一种古代击打乐器,此处用以比喻王粲作《登楼赋》时的心情。

身居万乘更思乡:“万乘”是帝王的代称,意为天子。王粲在《登楼赋》中抒发了怀念故乡的情感。

长陵魂魄风云往,原庙丹青岁月长:“长陵”是汉文帝刘恒的陵墓,位于洛阳城西;“原庙”即汉文帝的原庙,在河南洛阳附近。王粲在《登楼赋》中表达了怀念故乡的情感。

往事徒劳增感慨,寒城几度立斜阳:“往事”指王粲在《登楼赋》中的往事,即他怀念家乡的情感;“寒城”是洛阳城的别称;“斜阳”是夕阳,这里指落日。王粲在《登楼赋》中抒发了怀念故乡的情感。

【赏析】

《登楼赋》是王粲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一首怀古之作。全诗通过描写王粲在登高眺望汉水东流之景时的所见所感,表达了王粲怀念故乡的情感。

第一句“高台秋日草荒凉”,描绘了高台秋日的景象。高台是汉水东流的一座小山,山上有台;秋天时,草已经荒芜,显得凄凉。这句诗描绘了高台秋天的景象,营造出一种荒凉的氛围。

第二句“故老犹能说汉皇”,提到了过去的友人。这里的“故老”是指曾经在荆州作赋时的友人;他们仍然能够回忆起当年王粲在登高眺望汉水东流之景时所怀想的汉帝刘秀。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人的怀念之情。

第三句“歌罢三侯悲击筑”,提到了王粲在《登楼赋》中的情景。这里的“三侯”指的是汉文帝刘恒、武帝刘彻和孝明皇帝刘庄,他们都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皇帝;王粲在《登楼赋》中通过抒发他们的情怀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这句诗描绘了王粲在登高眺望汉水东流之景时的心情,表达了诗人自己对故人的思念之情。

第四句“身居万乘更思乡”,“万乘”是帝王的代称,意为天子。这里指的是王粲自己的身份。他虽然身居高位,但内心仍然思念着故乡。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第五句“长陵魂魄风云往”,“长陵”是汉文帝刘恒的陵墓所在之处,位于洛阳城西;“魂魄”指的是王粲的灵魂;“风云往”是指时光荏苒,人事已非。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追忆之情。

第六句“原庙丹青岁月长”,“原庙”指的是汉文帝的原庙所在之处,在河南洛阳附近;“丹青”指的是画卷或画作;“岁月长”表示时间的流逝。这句诗传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怀念之情。

最后一句“往事徒劳增感慨”,“往事”是指王粲在《登楼赋》中的往事,即他怀念故乡的情感;“徒劳”表示徒然无益;“增感慨”意味着这种情感更加深刻。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逝去的往事无法挽回的感受,同时也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之情。

这首诗以登高望远为背景,通过描绘王粲登高时的所见所感,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同时,通过对历史人物和历史的回顾,也展现了诗人对于过去时光的感慨与无奈。整体来看,这首诗既展现了诗人的个人情感,也反映了当时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氛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