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朝恩命颁新泽;五世衣冠只旧庐。
【译文】
朝廷赐给新泽的恩荣,世代传家的是旧时庐舍。
【注释】
- 恩命:皇帝下的命令。
- 新泽:地名,今属河北。
- 五世:指代家族五代人。
- 衣冠:这里指官服和帽子。
- 旧庐:指旧时的居所。
- 赏析:诗的前两句是说,朝廷赐予两朝恩荣,世代流传的只是旧时的房屋。后两句是说,世代相传的官服和帽子,都只是旧时的物件。诗人借物抒情,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家族传承的重视。
两朝恩命颁新泽;五世衣冠只旧庐。
【译文】
朝廷赐给新泽的恩荣,世代传家的是旧时庐舍。
【注释】
诗句原文: 菟苑俱将命,瓜期独未归。 忽传千里札,坐使寸心违。 鬓发行来变,丹枫别后稀。 时时通远梦,恍是蓟门非。 注释: - 唐顺之(1507—1560),明代文学家、思想家,世称荆川先生。嘉靖八年会试第一,官至右佥都御史,巡抚凤阳。 - 菟苑:古代对帝王宫苑的一种美称,这里指代朝廷。将命:受命,被派遣或被委以重任。 - 瓜期:即“八月十六日”,古人认为这个日期为吉祥的日子
这首诗的原文是: 送孔上公助祭太学归阙里时赐衮衣一袭 国喜嘉宾至,人攀上客行。 来观周室礼,去入鲁王城。 新衮山龙炫,余堂金石鸣。 圣朝稽古意,待尔示诸生。 注释如下: - 国喜嘉宾至:国家因有贵客到来而感到高兴。 - 人攀上客行:人们争相前来迎接贵客。 - 来观周室礼:来看周朝的礼仪制度。 - 去入鲁王城:离开后进入鲁国的王城。 - 新衮山龙炫:新兖的山中龙光闪烁。 - 余堂金石鸣
【注释】 天连:指天与地相连。穷发:指边远之地。国:指国家,这里指代诗人自己。地近:指接近,靠近。卜鸡乡:地名,今属江西。禁阙:皇宫的宫殿。心偏:心思偏向。绕:围绕。关河:指函谷关和黄河。转长:指距离变远。翻飞:飞翔。凤隐:凤凰藏身,比喻隐者。消歇:消失。怨兰芳:怨恨兰花的香气。此路:指通向京城的路。饶:多。荆棘:丛生的带刺的灌木,比喻困难、挫折。思君:想念你(程松溪)。欲断肠
解析: 第一句:送程翰林松溪谪居朝阳四首 其四 关键词与注释: - 程翰林: 这里指的是被贬至松溪的程姓翰林。 - 松溪: 一个地名,位于中国福建省。 - 朝阳: 一个地名,位于中国湖南省。 - 四首: 表示这是一系列诗歌中的第四首。 - 其四: 指的是这组诗中的第四个主题。 赏析: 这句描述了诗人与程翰林之间因仕途变迁而形成的深厚友谊,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程翰林被贬的同情和不舍。
【注释】 1. 《春夕》是唐代诗人皇甫冉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诗中描写了春夜与友人的欢聚,并表现了对朋友的感激之情。其中“蓬扉”意为简陋的住所,“长乐”、“章台”分别是长安城中的两个地名。 2.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鲜明的形象和优美的意境,描绘了一个宁静、和谐、欢乐的春夜场景。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春天夜晚与朋友相聚的快乐时光。诗中通过描绘环境、人物和行为,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感激之情。
送蒋尉赴金华 分野应星躔,金华婺女边。 微官君勿叹,福地古来传。 洞有成羊石,山多酿酒泉。 即令不好饮,犹得学神仙。 注释: - 分野:古代天文学家把天区分为十二次,以对应地上的方位和季节,称为“十二辰”。星宿运行到哪个方位,就代表这个方位的属神,称为“分野”。 - 婺女:指婺源。婺源是浙江境内的一座古城,位于金华市婺城区境内。 - 微官:小官或微员。 - 君:你。 - 福地:福气所在的地方
注释: 窈窕玉堂仙,漂零瘴海边。 窈窕:高远、清雅的样子。形容程翰林像玉一样清雅高洁。 漂零:漂泊流离的意思。形容程翰林在边陲荒远之地的贬谪之苦。 瘴海:指南方热带地区湿热蒸腾的气候,也指这里。 烟花违北署:比喻程翰林离开京城(北署)。 烟花:指京城中的繁华景象。 鸿雁隔南天:比喻程翰林离开朝廷后与朝廷的隔绝。 水暗疑藏鳄,峰高欲跕鸢。 水暗:比喻程翰林在边陲荒凉之地。 跕鸢(yín)
纤薄的月色从西面的沙洲升起,流光照在北边的树林上。 村寨里的喧闹声一下子消失了,各种声音互相唱和着吟哦起来。 这才懂得在这幽静的乡间田舍里,我能够生发出一颗清净无杂的心。 心中不禁感慨万分,只有独自坐在这里抚着瑶琴。 注释: - 纤月生西浦:纤,细长;月,月亮;生,生长;西浦,西边的水边或河湾。 - 流光照北林:流光,指月光;照,照亮;北林,北边的树林。 - 群喧一以息:群喧,村中的喧闹声
【注释】 象贤超世冑:指像圣贤一样超越世俗的人。服礼并文儒:穿着礼服,和文儒为伍。 共羡:共同羡慕。昂霄鹤:比喻高远的志士。翻悲:反而感到悲伤。过隙驹:时间过得极快。 藏舟人事尽:比喻世事如梦,一切都将过去。赐履帝恩孤:得到皇帝的赏赐,是孤立无援的。 太息:长叹。张公子:指作者的朋友张舍人。衰荣:衰败和荣耀。遂尔殊:于是如此不同。 【赏析】 这首诗作于开元三年(715年)
朝阳的美景,何其相似?云水日中氤氲弥漫。 白昼间鲛鱼般的珍珠落向大地,青色的天空仿佛蜃楼分界。 山魈迎接贵客,海神知晓人文。 潇洒韩愈祠中的竹子,清风今已到君家。 这首诗描绘了朝阳的美丽景色,以及朝阳下的自然和人文景观。首句“朝阳何所似”表达了对朝阳之美的赞美,而“云水日氤氲”则具体描绘了朝阳下的自然景象。接下来的两句“白昼鲛珠落,青天蜃阁分”则进一步丰富了这一景象
注释: - 对联:一种文学形式,通常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上联和下联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思相对。在中国传统中,对联常用于装饰或表达某种思想。 - 禅关:禅宗的入门之地或修行场所。 - 贝叶:佛教中常用的经文,形状似贝壳。 - 风飘尘虑却:比喻烦恼随风而散,不再纠缠。 - 半间方丈:佛教中的修行场所,方形的院落。 - 昙云日影色空忘:比喻在修行中忘却了世俗的困扰,如同昙花一现,短暂但美好。 赏析:
诗解 这首诗通过对比“孝弟慈”和“智仁勇”,展现了儒家的伦理观。在儒家思想中,孝悌(孝顺和尊重兄长)被视为人的基本品质,而智慧、仁爱和勇敢则是成就伟大事业的必要条件。 逐句释义 1. 对联:这是一种文学形式,通常由两句话组成,形式上对仗工整,意义相互补充,常用于表达某种观点或评价。在这里,“孝弟慈”与“智仁勇”形成对仗,体现了作者的思想。 2. 孝弟慈:“孝悌”是儒家倡导的道德规范
诗句译文与赏析 魏光禄懋忠自平乐书来兼示见怀之句次韵 1. 似君须向古人求,想见归怀尚百忧。 2. 卜筑应同蒋诩径,春风回首仲宣楼。 3. 渔吹细浪摇歌扇,天入沧浪一钓舟。 4. 谷口子真吾忆汝,何时更得曲江游。 注释 - 魏光禄懋忠:魏光禄,即魏光禄懋忠,可能是作者的朋友或熟人。 - 自平乐书来:从平乐(今广东省广州市)写信给诗人唐伯元。 - 兼示见怀之句
【注释】 帘:窗帘。 对联:中国特有的一种文学形式,由两行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相对的偶句组成,每联的上下两句必须分属两个不同的主题,且需符合格律诗的要求。 【赏析】 这是一副写景咏物的对联。上联“帘短能留月”以帘为题,下联“楼高不碍云”以楼为题。上联说的是月亮挂在帘子上,下联说的则是月亮升在高楼之上。这副对联妙在用词巧妙,意境开阔。“帘”和“楼”都是物象,但一“短”一“高”,“留”和“碍”
这首诗是元好问的《咏田畴》。 卢龙行咏田畴 公孙昔日据玄菟,北连踏顿骋狼顾。 曹公万里动征师,到此沮洳不得渡。 田生义侠久知名,驻车虚左亲邀迎。 屏人慷慨谈心腹,兵家诡道先虚声。 卢龙小路才一骑,佯言返旆潜度兵。 夜半遂斩名王首,天矢不折鲸鲵清。 功成笑掷封侯印,依然被褐返茅荆。 当时策士如云拥,奇谋却属一书生。 山川寂历霸图歇,薜萝满眼高踪绝。 瀚海阴风鼓角悲,燕山寒月挂旌旗。
山海关陈职方邀登观海亭作 万里群山尽海头,谁筑关城控上游。 巨灵劈山鬼鞭石,英雄作事与神谋。 水压蛟龙蛰深窟,陆断豺虎潜遐陬。 司马分符来作镇,坐销奸宄护神州。 夜半鸣鸡空献计,橐中置人仍被搜。 深秋邀我观海楼,水潦初清海雾收。 风恬浪细鱼鳞起,隔岸隐隐见东牟。 百年海禁颇严密,烟波莽阔无行舟。 圣明弛禁济饥窘,米船衔尾浮群鸥。 百船到岸一船覆,大利小害谁能周。 辽人生不识舟楫,云帆错指旗上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