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河北来几千里,夹岸穹庐杂军垒。
传闻汉官旌节至,惊咄欢迎竞罗跪。
抹额貂皮并系腰,胡妇赤脚胡儿履。
中有老胡能汉语,瓣发一条银鼠尾。
告言天暖弓力弱,箭垛乞移三四咫。
蹲腰搊目满弯弧,箭箭齐奔月儿里。
当轩赐与锦缠头,汉人喝采胡人喜。
自矜长技正未竭,一跃上马事驰突。
珠帽半仄卖欹邪,铁骢骄嘶弄𦤞𠨜。
可怜人马如争巧,人藏马腹马人立。
翻身倒卧马背上,马尾鬅松乱人发。
忽然马去不闻声,一路惊尘向空没。
满眼流星透烟雾,道是胡儿飞箭发。
想见天山射雕时,意气雄豪谁可越。
骑归人散悄无喧,卸却牙旗卷秋月。
古北口观降夷步射复戏马驰射至夜潮河北来几千里,夹岸穹庐杂军垒。
传闻汉官旌节至,惊咄欢迎竞罗跪。
抹额貂皮并系腰,胡妇赤脚胡儿履。
中有老胡能汉语,瓣发一条银鼠尾。
告言天暖弓力弱,箭垛乞移三四咫。
蹲腰搊目满弯弧,箭箭齐奔月儿里。
当轩赐与锦缠头,汉人喝采胡人喜。
自矜长技正未竭,一跃上马事驰突。
珠帽半仄卖欹邪,铁骢骄嘶弄𦤞𠨜。
可怜人马如争巧,人藏马腹马人立。
翻身倒卧马背上,马尾鬅松乱人发。
忽然马去不闻声,一路惊尘向空没。
满眼流星透烟雾,道是胡儿飞箭发。
想见天山射雕时,意气雄豪谁可越。
骑归人散悄无喧,卸却牙旗卷秋月。
【注释】
- 古北口:位于今河北省滦平县境内,是长城的一个重要关隘。降夷:这里指北方的少数民族。步射:步行射击。复戏:又一种游戏的活动。
- 潮河:即今北京市潮白河。北来:向北流。几千里:数千里的河流。
- 穹庐:蒙古语“毡帐”的音译,古代北方民族居住的帐篷。军垒:军营和堡垒。
- 旌节:古代官吏所持以表示身份的旗帜。汉官:汉朝的官员。旌节来到:指汉朝官员到了古北口。
- 惊咄:惊叹、惊恐的样子。迎罗跪:迎接并屈膝下拜。
- 抹额:蒙古族妇女头上的一种装饰物。貂皮:貂皮帽子或衣服。腰间:佩戴在腰侧。
- 胡妇:指北方少数民族的女子。赤脚:光着脚。胡儿:指北方少数民族的人。履:鞋。
- 老胡:指北方少数民族的长者。汉语:说中国话。瓣发:分叉的发状物,这里指头发。银鼠尾:银色的老鼠尾巴形状的东西。
- 弓力弱:弓箭力量不足。箭垛:箭靶子。乞移三四咫:请求把箭靶子移动到近处。
- 蹲腰:弯腰的姿势。搊目:眯着眼看的样子。满弯弧:弯曲成弧形的箭形。
- 月儿里:月亮之下。
- 锦缠头:用锦绣制成的头巾或头饰。汉人:指汉族人。喝采:欢呼叫好。
- 自矜:自以为了不起。长技:特长技能。
- 一跃:跳起。事驰突:骑马奔驰冲锋的样子。
- 珠帽:装饰有珍珠的帽子。半仄:略微倾斜的样子。卖欹邪:故意歪斜的样子。
- 铁骢:骏马名,毛色黑亮如铁。骄嘶:傲慢地嘶吼。弄𦤞𠨜:用嘴咬住什么东西。
- 天山:指新疆的天山山脉,也是古代北方民族居住的地方。射雕:打猎射鸟。谁可越:谁能够超过。
- 骑归人散:骑马归来的人群散尽。悄无喧:安静得没有一点喧嚣声。
- 牙旗:旗杆顶部装象牙的旗子,这里指军队。秋月:秋天的月亮,这里借指秋天。
【赏析】
这是一首赞美北方少数民族英勇善战的诗作,通过描绘古北口一带的战斗场景,表现了少数民族的勇猛和汉族人的敬意。全诗采用对比的方式,一方面赞美了少数民族的英勇和勇敢,另一方面也表达了汉族人对于少数民族的敬佩和尊重。整首诗语言生动形象,既有宏大的战争场面,又有细腻的心理描写,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历史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