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弱不更事,矻矻亲简编。
武经既靡习,文义亦罔宣。
忽值李轻车,挟我越幽燕。
辞亲拜辕门,下榻礼殊专。
夕卧蓟北月,晓冲湾河烟。
出入行伍间,招邀相后先。
时于壶矢暇,共览穰苴篇。
仪容见新态,魂梦生旧怜。
今晨始出关,回顾眇以绵。
岂不念王忾,私怀动中悁。
军容赖末光,师克愧无镌。
愿陈征战绩,以付台阁贤。
**诗句注释
少弱不更事,矻矻亲简编。
武经既靡习,文义亦罔宣。
忽值李轻车,挟我越幽燕。
辞亲拜辕门,下榻礼殊专。
夕卧蓟北月,晓冲湾河烟。
出入行伍间,招邀相后先。
时于壶矢暇,共览穰苴篇。
仪容见新态,魂梦生旧怜。
今晨始出关,回顾眇以绵。
岂不念王忾,私怀动中悁。
军容赖末光,师克愧无镌。
愿陈征战绩,以付台阁贤。
**诗句注释
解析: 蓟门秋色得消字 赏析: 诗中表达了诗人对秋天景色的感慨和情感。“秋色望中消”一句,诗人通过“秋色”这一主题,描绘出秋天的萧瑟气息和季节更迭带来的视觉变化。而“黄微伴碧寥”则通过色彩的对比,进一步渲染了秋天的气息,使人仿佛置身于一片金黄与深绿交织的景致之中。 译文: 蓟门秋色得消字 秋色望中消,黄微伴碧寥。阵边窥万骑,猎处落双雕。云白初翻海,虹销半掩桥。已今添客恨,仍值雨休朝。 注释:
《蓟州观市集》赏析 《蓟州观市集》,一首出自明代诗人唐之淳之手的五言律诗,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秋日市集的繁华景象。 “九陌动秋烟,千区列土廛。”首联开篇即点明了地点——蓟州的市集,秋天的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烟雾,熙熙攘攘的人群和店铺构成了一幅热闹非凡的画面。这里的“千区”指的是市场区域众多,而“列土廛”则形容人们纷纷前来,各占一席之地。这两句不仅描绘了环境的繁忙,也暗示了市场的广阔与丰富。
舟中生日 客里逢生日,舟中况苦寒。 家人具汤饼,童子献蔬盘。 风送归心切,天长望眼宽。 唯馀亲友念,此日转无端。 译文: 在异乡度过生日,船上的天气格外寒冷。家人准备汤饼,童子献上蔬菜盘子。风吹着归家的心切,时间过得很慢。只能想念亲友,这一天变得无足轻重。 注释: 1. 客里逢生日:在异乡过过生日。客,指旅居他乡的人。逢,遇到,碰上。生日,即生日。这句话表达的是作者在外地度过了自己的生日。
注释: 玉殿承恩日,秋风出塞时。 玉殿:宫殿的美称。承恩:受皇帝的恩宠。秋风吹起边疆,意味着战争即将来临。 山川开道路,书剑逐旌麾。 山峦起伏,道路纵横交错;挥舞着手中的剑和文才,追随军队前进。 文雅时贤惜,聪明圣主知。 珍惜有才华的人和时事,聪明圣明的君主明白其中的道理。 鹡鸰原上望,莫遣马行迟。 鹡鸰(jílíng)原:指边地,即今天甘肃、宁夏一带。马:指战马,也比喻将士。莫:不要。派遣:让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岑参的作品。下面是逐句释义和对应的译文: 奉和松轩公子敬受鞍马鹰鹘之赐 注释:奉和,即臣下给皇帝或上级的诗歌,表示尊敬并附和其意见;松轩,指诗人住所或官邸;公子,指诗人的朋友或同僚;敬受,表示恭敬地接受;鞍马鹰鹘,指马鞍、马匹和鹰与鹘等战备用品;赐,指赐予、给予。 译文:我恭敬地接受了公子赠送的鞍子、马匹和鹰鹘等战备用品。 沙塞得风霜,王庭被宠光。 注释:沙塞,指沙漠边陲之地
注释 - 送松轩公子之大宁:这是一首送别诗,松轩公子是作者的朋友。 - 四牡去骎骎:四牡(四匹马),指的是送行的马匹,骎骎意为马跑得很快的样子。 - 来鸿送别音:来鸿,指归巢的鸿雁,送别的意思是鸿雁在远处传来的叫声。 - 塞云低晚色:塞,这里可能指的是边疆或边关,云,天空中飘散的云彩,低表示很低,晚色,指傍晚时分的天空颜色。 - 关日下秋云:关,关口或边界的意思,日,太阳,秋云,秋天的云彩。
【注释】 1. 蟠山:指华山,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华阴市。 2. 君出关:袁公子离开家乡去省亲,作者送别他回大宁。 3. 别愁多夜月:离别时看到月光,更添愁绪。 4. 诗思减秋山:秋天的山上景色萧条,诗人的诗意也随之减少。 5. 野净风烟断:野外的景色清新,风烟也断了。 6. 天清士马闲:天空晴朗,士兵们和马匹都得到了休息。 7. 庭闱开幕府:袁公子的大营门已经打开,表示袁公子已到任。 8.
【注释】 1. 汪季子:指汪元量。汪元量在南宋灭亡后,曾隐居家乡,自号水云,所以后人称他为“水云先生”,或称其为“水云先生”。2. 煮雪堂:即“煮雪轩”的别称。3. 松垆:指炉火。4. 竹烟:指煮茶时冒出的热气。5. 法自陶家:指烹茶之法出自陶隐居(陆羽)。6. 经从陆羽传:指烹茶之法经过陆羽传授。7. 寒夜渴:冬天夜晚口渴。8. 谋借剡溪船:打算到江边剡溪去借船。9. 剡溪:古水名
诗句原文: 待船两河口,沽酒夹沟边。 羁旅身如病,淹留日似年。 层冰因雪急,破浪得风偏。 京国三千里,蟾蜍两度圆。 注释解释: - 待船两河口:在两个河流汇合的地方等待船只的到来。 - 沽酒夹沟边:在夹在两条河流之间的岸边购买酒水。 - 羁旅身如病:形容旅途中身体不适,像生病一样。 - 淹留日似年:长时间停留,感觉时间过得很慢,像一年一样长。 - 层冰因雪急:指天气寒冷,积雪使得河面结了厚冰
诗句解析与赏析: 1. “一年长客旅” - 这句话描述了诗人每年都会作为游客在旅途中度过,强调了其常年在外的游子身份。 2. “卸马复登船” - “卸马”意味着卸下马匹,准备再次乘坐船只,表明诗人结束了一段时间的旅行或旅程中的休息。 3. “碣石山东面,黄河水北边” - 这两句诗描绘了中国北方的自然景观。“碣石山”是位于河北昌黎县的一座著名山峰,“黄河水北边”则是描述黄河流向
宽河 鸣鼙起前旌,草白露未晞。 中夏失炎暑,晓寒尚重衣。 荐登杨柳颠,屡涉阴涧涯。 面黑衣有垢,黄沙正霏霏。 道狭师旅繁,令严部伍迟。 景晏未投营,人马同饥罢。 钻火爇野草,安能顾甘肥。 月出新筑城,四山若熊罴。 太白西方高,星宿光陆离。 欲飞还故乡,云路风力微。 幸逢尧舜世,伫候河清期。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边塞风光的诗。诗人在这首诗中,通过描绘边塞的山川、气候和战争生活
黄崖白塔 黄崖壁立千万尺,色黄乃是中央德。 黄崖是一道高耸的山崖,颜色呈黄色,象征中央的德性。 地当北塞压玄冥,要使朔云敛阴慝。 黄崖位于北方的要塞之地,压抑着寒冷的北风,使阴霾消散。 谁筑浮图如蚁蜂,点缀霜雪县虚空。 是谁在这座山崖上建起了一座寺庙,像蚂蚁蜜蜂一样勤劳地装饰着这片空旷的山间。 健儿到来不敢视,叫啸山鬼诃神工。 勇敢的战士来到这里,都不敢直视这座寺庙
惠州 雨出蓟北门,已涉辽东境。 驱驰未辞劳,遇胜辄神领。 惠州古名邦,山水甚清紧。 水无龟鱼乐,山有金银矿。 龙蛇画塔庙,象贝充市井。 一从桑海变,此地为民梗。 弃之蕃汉间,清野绝巡省。 孤萤败壁光,老树颓垣影。 方今纡圣念,规取作藩屏。 军麾蔽沙漠,版筑兴远近。 欲令斯民人,恢复旧风景。 愧予厕戎行,登览亦多幸。 夜中起长叹,五月尚寒冷。 时时见宝气,星斗吐芒颖。 平明更前驱,秣马度东岭。
蓟州,位于今天的北京一带。古时这里曾是渔阳郡,地势险要、物产丰富。 三河:指黄河、海河和滦河三条河流。 石门:指长城的西端,即居庸关。它东边是燕山山脉,西边是太行山脉。 兵馀岁屡歉,四野无恒农:由于连年战争,百姓生活困苦,农田荒芜,收成不佳。 老少衣裋褐,园庐缺垣墉:农民们穿着破旧衣服,住着简陋的房屋,田地里也缺乏围墙保护。 况兹久旱干,冬春苦多风:更不幸的是,这里长期干旱不雨,冬天春天又多风沙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诗句“前月在鲁今在燕,两方对月非偶然”: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转和地理变迁的感慨。"前月"意味着过去的时间,而"今在燕"则说明自己现在身处之地是燕地。这里的“两方”指的是东西方,"对月"则是在描述自己与月亮相对的景象。整句话的意思是说,虽然时间流逝,但两地同时观赏月亮的景象却显得不寻常,暗示着时空的交错和历史的连续性。 2. 诗句“人怜明月有圆缺,月光却与人周旋”
【注释】 1. 通州:指通州县。 2. 涉春尚鲜雨:春天时,还常有雨。 3. 入夏转多风:夏天到来以后,天气变得多变。 4. 扬尘眯人目:尘暴中视线模糊。 5. 鲜云丽璇穹:天空中的云彩绚丽多彩。 6. 夕夜河汉白,朝日旌旗红:傍晚时分,银河映照在天空,显得格外明亮;清晨太阳升起时,红色的旗帜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鲜艳。 7. 驱马出营门,凭高望云中:骑马走出军营,站在高处望着远方的云层。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