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罢故宫诗,愿化钟山鹤。

金陵故宫

吟罢故宫诗,愿化钟山鹤

金陵,古称建康、金陵,位于中国江苏省南京市。作为六朝及南唐等历史王朝的都城所在地,这座城市不仅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也是许多文人墨客倾注情感和智慧的地方。清代诗人纪映钟创作的《金陵故宫》便是一首描写金陵古城风貌的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感悟,展现了这座古城的历史底蕴与自然美。

诗的前两句“朝出天津桥,浙浙水带索”勾勒出了一幅宁静的早晨景象。天津桥是金陵的重要地标,诗人从桥上出发,沿着蜿蜒的水道向前行进。这句中的“浙浙水带索”形容水流缓缓流淌,给人一种平静而宁谧的感觉。这种景象不仅是对自然美的赞美,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宁静。

第三句“暮行清溪滨,马溲乱芳屩”进一步展示了金陵的傍晚时分。诗人来到清溪河边,看到夕阳下马匹随意地踏过落花,这一画面既生动又具有诗意。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也隐喻了历史的变迁和时间的流逝。

接下来的句子“陋巷犹居人,宫墙窜鼯貉”则转入对城市生活的观察。尽管身处繁华之地,但诗人仍能感受到生活的简朴和朴实无华。这些描写不仅增加了诗歌的层次感,也让读者对金陵的日常生活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

“云是故宫道,败堵仍未垩”一句则转向对古老建筑的感慨。虽然许多建筑已经破败不堪,但依然能够感受到历史的厚重。这种对比不仅突出了城市的沧桑感,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遗迹的尊重和保护意识。

诗人在结尾处写道“愿化钟山鹤”,表达了自己渴望超脱尘世、寄情山水的愿望。这既是对个人理想生活的追求,也反映了诗人对于自然和谐之美的向往。通过对金陵故宫的详细描写,纪映钟不仅展现了这座古城的历史文化底蕴,也传达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首诗不仅是对历史和文化的回顾,也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高远的艺术境界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