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慕攀鳞,千里轻徒步。
愧非登庙姿,亦谬临轩顾。
朝跻赤墀涂,夕骋青门路。
宁知世网婴,遂为儒冠误。
昨浮湘江还,愿守箕山卧。
不胜战者劳,心迹两乖忤。
解缆指广陵,眷恋未能渡。
兴歌瞩流波,庶几照情素。
诗句
- 少年慕攀鳞,千里轻徒步。
- 描述了一个年轻人渴望攀登至高处的情景。
- “慕”表示羡慕;“攀鳞”比喻追求高远的目标或理想。
- “千里”形容距离遥远;“轻行”意味着轻松、不费力气地行走。
- 愧非登庙姿,亦谬临轩顾。
- 表达了作者对自我的反思,觉得自己并不具备达到顶峰的能力。
- “庙姿”通常指代古代帝王的威严形象,这里比喻理想的崇高地位。
- “临轩顾”则是指站在高台上远观,暗示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反思。
- 朝跻赤墀涂,夕骋青门路。
- 描述了一天之内从朝堂到城门的经历。
- “赤墀”指红色的台阶,常用来象征朝廷或者重要的地方。
- “夕骋”意为傍晚时分的奔走或忙碌。
- 宁知世网婴,遂为儒冠误。
- 表达了一种无奈的认识:世界的各种关系纠缠让人无法自拔。
- “世网婴”意指世间的纷扰与羁绊。
- “儒冠误”则是说因为受到传统儒家思想的束缚而失去了真正的自我。
- 昨浮湘江还,愿守箕山卧。
- 反映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 “湘江”通常指湖南的一条河流,此处借指流放之地。
- “箕山”位于今天的安徽省,是古代隐居者常去的地方。
- 不胜战者劳,心迹两乖忤。
- 揭示了内心的矛盾和挣扎。
- “不胜战”指的是难以承受的斗争或压力。
- “心迹两乖忤”表明内心的愿望与实际行动存在冲突。
- 解缆指广陵,眷恋未能渡。
- 描述了离开家乡的场景,但心中仍留恋不已。
- “解缆”即解开船上的缆绳,准备出发;“广陵”指扬州,一个著名的历史城市。
- “眷恋未能渡”意味着尽管想要远行,但内心深处仍然难以割舍。
- 兴歌瞩流波,庶几照情素。
- 通过歌声抒发情感,希望借此表达自己的心声。
- “兴歌”可能是指即兴歌唱,“瞩流波”则是凝视着流水的动作,象征着对过去的回忆或思考。
- “庶几”表示或许、希望,“照情素”则是说能够反映或传达真实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