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昔纪高士,遐哉举逸民。
始知弓旌代,乃有岩壑人。
范子秉兹尚,非病自云贫。
结庐灵山曲,垂竿胥水滨。
绪年习道论,游方狎隐沦。
披裘忽过夏,采药已载春。
雨漂庭下麦,风落甑中尘。
为颂幽贞吉,庶宣皇化淳。
【赏析】
范晔《赠范子》一诗是一首送别诗。诗人在这首诗中,对友人范子进行了热情的赞颂和诚挚的劝勉。范子(范述曾),字子云,南阳新野人。他少孤贫,以孝廉为郎,后出守零陵,卒官,谥曰文简。
首联:“在昔纪高士,遐哉举逸民。”这是说:自古以来都有高洁之士,他们都是隐居不问世事的人。这两句诗是点明赠诗的目的,即通过赞扬范子来表明自己的观点和主张。“在昔”二字,是说历史上有这样的人;“纪”,就是记载、记叙;“高士”,指高尚而有节操的人;“逸民”,指隐居不仕或避乱远居山林的人。
颔联:“始知弓旌代,乃有岩壑人。”这是诗人对范子的赞美之辞。“始知”二字,是说从开始时才知道;“弓旌”,指旌旗,这里用作动词,意思是用它来招引、引诱;“代”,是时代的意思,这里指代乱世。“乃有”,是说有了这样一位隐者。“岩壑人”,指隐居深山的人。
颈联:“范子秉兹尚,非病自云贫。”这两句是对范子的评价和勉励。“秉兹尚”,意思是秉持这样的品德;“兹尚”,是这种品德的意思。“自云贫”,是说他自己说是贫穷的;“非病自云贫”,就是说并不是因为患病而自称贫穷。诗人认为范子之所以能有这样的品德,是因为他自己坚持自己的信仰而不被世俗的名利所动摇。
尾联:“结庐灵山曲,垂竿胥水滨。”这是诗人对范子的具体描写和赞颂。“结庐”,是建造草屋的意思;“灵山”,是指传说中的神仙居住的地方;“胥水”,指大江名,即今天的钱塘江。“垂竿”,是把钓竿放到水中去钓取鱼虾等食物。“结庐”和“垂竿”都是比喻,表示范子过着清闲自在的生活,不受世俗纷扰。
尾联:“绪年习道论,游方狎隐沦。”“绪年”是经过多年的意思;“道论”,是谈论道理的意思;“游方”,是到处游历的意思;“狎隐沦”,是亲近隐士的意思。这两句诗的意思是:经过多年的学习,范子对道理有了深刻的认识;他到处游历,与隐士亲近。
末联:“披裘忽过夏,采药已载春。”这是诗人进一步描绘范子的情趣和生活。“披裘”,是披着皮袄的意思;“忽”,是忽然的意思;“过夏”,是夏天过去了的意思;“采药”是采集药材的意思;“春”,也是春天的意思;“载”,是装载的意思;“春”,还是春天的意思。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范子忽然披上皮袄就出门了,因为他要去采集药材;他已经在春天采集药材了。
尾联:“雨漂庭下麦,风落甑中尘。”这是诗人对范子生活的进一步具体描写。“雨漂庭下麦”,是说雨水冲坏了庭院里的麦子;“风落甑中尘”,是说风吹落了蒸锅里的灰尘。这两句诗的意思是:雨水冲坏了庭院里的麦子,风又把蒸锅里的灰尘吹落下来。
尾联:“为颂幽贞吉,庶宣皇化淳。”这是诗人对范子的赞美和劝勉。“为颂”,是写诗的意思;“幽贞”,是高雅贞洁的意思;“吉”,是吉祥的意思;“庶宣皇化淳”,是说希望皇帝的教化能够更加美好醇厚。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我要写下一首诗来赞美你的高雅贞洁,希望你的美德能够传播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