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疏辞金马,谈经就碧山。
阅川嗟浪逝,忘世觉云闲。
即了期言下,相逢恐梦间。
兹游非泛雪,讵作剡溪还。

寄罗达夫于雪浪阁二首 其二

抗疏辞金马,谈经就碧山。阅川嗟浪逝,忘世觉云闲。即了期言下,相逢恐梦间。兹游非泛雪,讵作剡溪还。

注释

  • 抗疏辞金马:指向朝廷上奏直言进谏,表达自己的观点和不满。
  • 谈经就碧山:在碧山讲经,表明隐居生活。
  • 阅川嗟浪逝:目睹河流流逝,感叹时光易逝。
  • 忘世觉云闲:忘却尘世烦扰,感到心境闲适。
  • 即了期言下:表示对将来的约定已心中有数,即将到来。
  • 相逢恐梦间:可能只在梦中与对方相遇,表达了一种相见无期的无奈和遗憾。
  • 兹游非泛雪:此行不是一般的游玩,有特殊含义或目的。
  • 讵作剡溪还:不期望回到原来的居住地,暗示着离别的情绪和对未来的不确定。

赏析

这首诗是皇甫汸对好友罗达夫的一封书信中的第二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两人的友情以及他们的生活理想。从“抗疏辞金马”可以看出诗人想要通过上疏直言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立场和情感,而“谈经就碧山”则描绘了他们在山林中讲学的宁静景象。“阅川嗟浪逝”表现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的感慨,同时也反映了对生命无常的领悟。

诗中多次出现“忘世”一词,表达了对纷扰世界超脱的追求,以及在自然之中寻找心灵寄托的愿望。这种心态反映出诗人内心的一种渴望——找到真正的自我,实现内心的平静与自由。结尾处“兹游非泛雪”及“讵作剡溪还”透露出了一种对归途不确定的思考,也许这次相聚只是一场梦,加深了诗歌的情感深度和哲思性。

这首诗不仅仅是对朋友情谊的描述,更是一种对于人生、理想与现实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通过对自然的描写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皇甫汸成功地构建了一个既真实又梦幻般的世界,让人在阅读过程中产生共鸣,感受到作者内心深处的真挚情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