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居谢尘鞅,屏迹卧柴荆。
布衣乐嘉遁,箪瓢澹无营。
幽思契玄化,冥搜观物情。
神闲志先定,寡欲心自宁。
琴尊谐夙赏,水木涵馀清。
檐端白云下,芳径春草生。
永惬丘园趣,终辞圭组荣。
含光保贞固,养德崇令名。
吾生愧扰扰,遐想寻鸥盟。
【注释】
1.黄学士:即黄山谷。尊人:尊称。
2.谢尘鞅:指远离官场的喧嚣。鞅,马嚼子。
3.屏迹:隐居不出。柴荆:指简陋的居所。
4.布衣:指平民。嘉遁:指隐退。箪瓢:指贫贱。澹无营:指清高淡泊。
5.幽思:深奥的思考。契玄化:指与道合一。冥搜:指深入地思考。物情:自然之景。
6.神闲志先定:指心神宁静,意念已定。
7.寡欲心自宁:欲望少则心安。
8.琴尊:指琴和酒。谐:和。夙赏:早年欣赏过的。水木:水边树木。涵:包含。余清:余音。
9.檐端:屋檐的一端。白云:比喻高洁。
10.芳径:花间小道。生:长出,此处指生长。
11.永惬:永远地感到满足。丘园趣:田园的乐趣。
12.终辞:终于辞去。圭组荣:指做官的荣耀。
13.含光:保持光明。保贞固:保持纯正。
14.养德:修养品德。崇令名:崇尚美好的名声。
15.扰扰:忙乱。
16.遐想:远想。鸥盟:指志同道合的朋友。
【赏析】
这是一篇以隐逸为主题的七言律诗,是作者在黄山谷任上为黄学士的父亲所作的一首赠序诗。诗中表达了作者对隐士生活的喜爱,以及对隐者高尚品德的赞美,同时寄托了作者自己渴望归隐的心情。
首联两句写隐士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甘于淡泊的生活,追求清静的心境。颈联写隐士与自然的合一,以及他深沉的思考和观察。
颔联到颈联,描绘了诗人想象中的隐士生活,他们远离尘世喧嚣,过着简朴的家居生活,享受着清高恬淡的情趣。诗人通过这四句诗,将隐士们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的高尚品质生动地展现给读者。
尾联则抒发了诗人对隐士们的羡慕之情和对自己无法摆脱仕途束缚的无奈感叹。同时,也表达了诗人渴望能够像隐士那样,过上自由自在的生活,远离官场的纷争和压力。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隐士生活的描绘,展现了他们的高尚品德和精神风貌。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表达了他对自然和心灵的深刻理解。